慢性胃炎是一个难以根治的病症,一旦患病,日常生活中需要格外注意。让我们一起了解引起慢性胃炎的原因和日常注意事项,以便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一、引起慢性胃炎的原因:
1. 急性胃炎的遗留问题:若急性胃炎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可能形成慢性胃炎。
2. 刺激性食物和药物:如浓茶、烈酒、辛辣食物以及水杨酸盐类药物,都可能对胃黏膜产生强烈刺激,导致慢性胃炎。食物咀嚼不充分、粗糙食物反复损伤胃黏膜,或过度吸烟也可能引起慢性胃炎。
3. 十二指肠液的反流: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可能导致胆汁反流,进入胃部,引起慢性胃炎。
4. 免疫因素: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伴随慢性胃炎,提示该病与免疫反应有关。尽管对此仍存在争议,但某些患者胃黏膜有淋巴细胞浸润的现象,提示细胞免疫反应可能与之有关。
5. 感染因素:有研究发现部分慢性胃炎患者胃窦部存在幽门螺旋杆菌。虽然目前尚难确定此菌是否直接参与慢性胃炎的发病,但它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二、慢性胃炎日常需注意的事项:
1. 食物选择:选择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如煮透烧熟的主食、蔬菜及鱼肉等。避免粗糙和粗纤维多的食物。同时保持食物新鲜,避免存放过久。建议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如冬瓜、黄瓜等。
2. 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食物。饮食时要细嚼慢咽,利于消化和减轻胃的负担。
3. 养胃方法:可以尝试海洋生物养胃法,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物质能在胃内形成保护膜,帮助改善慢性胃炎。
4. 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和疲劳,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引发胆汁反流。
5. 戒酒:和酒精都可能对胃黏膜产生损害,增加慢性胃炎的发生率。
6. 慎用药物:长期滥用会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等,应避免使用。在服用其他药物时,也应咨询医生是否会对胃部产生影响。
七、积极治疗口咽部感染灶,防范慢性胃炎的发生。避免将痰液、鼻涕等带菌分泌物吞咽入胃,以免引发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危害究竟有哪些?让我们深入了解。
慢性胃炎可能导致胃出血,这是其一大危害。当胃黏膜萎缩变薄、血管显露时,粗糙的食物摩擦可能导致黏膜糜烂出血。主要表现为黑便,严重时可能出现吐血、头晕、心慌等症状。
慢性胃炎还可能引发胃溃疡,存在明显的炎症刺激,胃黏膜萎缩变薄,并可能并发糜烂和溃疡。及时胃镜检查至关重要,以防延误诊治。
贫血也是慢性胃炎的一大危害。大量失血后可能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头晕、乏力、心悸、面色苍白等贫血表现不容忽视。
更为严重的是,慢性胃炎可能是胃癌的前期病变。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在胃癌高发区,慢性胃炎经过一定时间的演变,可能发展为胃癌。特别是伴有恶性贫血的慢性胃炎,其癌变几率比其他胃肠病高出20倍以上。
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中医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可分为食滞伤胃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亏虚型、热邪犯胃型、肝郁犯胃型、瘀滞伤胃型、肝火犯胃型和湿困脾胃型等。每种类型的治疗方法各不相同,需根据个体情况采用相应的中药方剂,以健脾和胃、消食开胃、疏肝理气等方式进行调理。
药用薏苡仁等中草药调理与慢性胃炎早期症状
使用药用薏苡仁30克,苍术、茯苓、鸡内金各12克,藿香、佩兰、白蔻仁、厚朴、菖蒲、半夏、陈皮、干姜、枳壳、连翘各10克。每日一剂,用水煎服。这是传统中医针对慢性胃炎开出的一剂良方。
慢性胃炎早期的八个警觉症状
当你出现以下症状时,可能是慢性胃炎的早期表现:
1. 胃痛:疼痛可能随时发生,无论是饭前还是饭后,甚至半夜。它可能表现为钝痛、压痛或闷痛,主要位于心脏部位以下至肚脐之间。
2. 胃胀:感觉胃部发胀,食物不易消化,或者感觉胃部有胀气,胃口堵塞。
3. 反酸:胃酸过多,常有胃酸从胃部泛起的感觉。
4. 恶心与呕吐: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更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
5. 烧心:由于胃黏膜充血和胃酸过多,你会感到胃部有一种灼热感。
6. 胃寒:许多胃病患者对冷、凉的食物敏感,气温一下降,就会感到胃疼痛。
7. 食欲不振:没有食欲,即使看到食物也想吃却不敢吃。
8. 全身表现:患者可能显得无精打采,气色不佳,睡眠质量下降,对许多事物失去兴趣。
疾病百科: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其中最常见的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症状包括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和隐痛、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慢性胃炎的胃痛和饱胀感最为常见,尤其在饭后症状会加剧。
挂号科室建议为消化内科。温馨提示:忌油炸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洋葱等。
相关医院推荐(部分)
大连天兴中医医院
程则廷中医诊所
上海徐浦中医医院脾胃专病 以及其他专业医疗机构。
更多关于慢性胃炎的信息,包括病因、治疗、预防以及食疗方法,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相关医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