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种包含多种临床表现的复杂疾病群,既有与帕金森病相似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又有其独特之处。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的区别,以及帕金森综合症的诊断标准。
目录
一、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的区别
帕金森综合征与帕金森病,两者虽名字相似,却存在显著差异。主要通过病史、体征、神经影象学改变和左旋多巴治疗的效果进行鉴别。帕金森病以静止性震颤为首发症状,可通过药物进行有效控制。而帕金森综合征则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脑炎、脑外伤、毒物中毒以及药物性等。老年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也存在与帕金森病不同的影象特征和病理变化。
二、帕金森综合症的诊断标准
诊断帕金森综合症并无特定仪器或化验检查可完成。医生主要依赖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一些排除其他疾病的检查,如脑CT扫描或核磁共振成像,来做出判断。国际上采用的标准主要是英国脑库的帕金森病诊断标准,包括运动缓慢和至少一种症状,如肌僵直、静止性震颤以及姿势平衡障碍。这些标准帮助医生在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帕金森症状的疾病后,对帕金森综合症进行准确诊断。
(二)诊断帕金森病需排除以下情况:
1. 有反复的脑卒中发作史,伴随帕金森病特征的逐步进展。
2. 有反复的脑损伤史。
3. 明确患有脑炎,且有动眼危象。
4. 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期间出现症状。
5. 有超过一个以上的亲属患病。
6. 病情持续好转,未见恶化。
7. 起病三年后仍只表现单侧症状。
8. 出现进行性核上性凝视麻痹。
9. 出现小脑病变体征。
10. 疾病早期即出现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11. Babinski等病理征检测结果为阳性。
12. CT扫描显示脑肿瘤或交通性脑积水。
13. 大剂量左旋多巴治疗无效。
14. 有MPTP接触史。
(三)确认帕金森病的诊断,需满足以下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条件:
1. 单侧起病。
2. 出现静止性震颤。
3. 症状逐渐进展。
4. 症状表现不对称,起病侧较为严重。
5. 左旋多巴治疗有明显疗效,改善范围在70%至100%之间。
6. 左旋多巴引发严重的异动症。
7. 左旋多巴的疗效持续五年或更长时间。
8. 临床病程持续十年或更长时间。
帕金森综合症的表现:
肌肉僵直:患者四肢、颈部、面部的肌肉变得僵硬,活动起来感到费力、沉重和无力。面部表情僵硬,眨眼动作减少,形成“面具脸”。行走时,上肢协同摆动动作消失,步幅缩短,呈现特有的“慌张步态”。
运动迟缓:早期,患者的上肢肌肉和手指肌强直,导致精细动作变得缓慢或无法完成。写字变得困难,笔迹弯曲且越来越小。行走时,起步困难,一旦开步,重心前移,步伐小而快。还有流口水、言语减少、语音低沉单调等症状。病情晚期,患者日常生活无法自理。
特殊姿势:尽管全身肌肉均可受累,但静止时屈肌张力较高,形成特殊姿势,如头前倾、躯干略屈等。其他症状包括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油脂脸、多汗、垂涎等。少数患者可能合并痴呆或抑郁等精神症状。
如何预防帕金森病:
一级预防(无病防病):对有帕金森病家族史及相关基因携带者、有毒化学物品接触者进行密切监护和随访;加大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力度;改善饮水设施,保护水资源;老年人慎用相关药物;积极防治老年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对预防帕金森病有积极作用。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重视早期诊断,以便及时开始治疗并控制病情的发展。帕金森病的亚临床期时长且隐秘。在早期发现并采用有效的临床前期诊断技术后,如嗅觉检测、PET扫描等先进技术结合线粒体DNA分析、多巴胺抗体检测等,我们能够更早地识别出帕金森病的风险。在这一阶段,通过应用神经保护剂如维生素E、SOD等,可能有助于延缓病程发展。帕金森的亚临床期与代偿期紧密相关,此时虽然黑质和纹状体神经细胞有所减少,但多巴胺分泌却有所代偿性增加,因此脑内多巴胺含量尚未明显减少。在这一阶段,理疗等非药物治疗手段更为适宜,用以维持日常功能并尽量推迟药物治疗的时间。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一些人可能会选择早期应用小剂量左旋多巴以预防可能的并发症。
随着病情的进展,帕金森病进入失代偿期,此时药物治疗成为必需。疾病的预防需要长期坚持,而帕金森病患者更不能对治疗抱有侥幸心理或选择逃避。积极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于帕金森氏综合症的饮食疗法,推荐患者多吃谷类、蔬菜瓜果以摄取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营养。对于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喝牛奶或酸奶是补充钙质的好方法。蚕豆中含有的天然左旋多巴能够延长药物在体内的释放时间。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避免某些氨基酸影响药物作用。具体的饮食例子如枣仁龙眼汤、沙棘菊花饮和陈皮砂仁酸枣粥等都可以作为参考。
SOD作为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对预防和辅助治疗帕金森病具有积极意义。SOD软黄金作为一款富含多种营养的产品,包括SOD、维生素C等,更利于人体吸收利用,是帕金森病治疗的辅助选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