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的结核性胸膜炎虽然有一定的传染性,但传染性相对较小。当我们谈论结核性胸膜炎时,总会让人有些紧张。但其实,只要我们了解它,认识它,就能更好地应对它。结核性胸膜炎主要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其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胸痛等。当结核杆菌进入胸膜腔,在人体高度过敏状态下,可能会引发渗出性胸膜炎。
那么,结核性胸膜炎会不会传染给他人?答案是肯定的,但传染性较小。在家时,多开门窗通气,保持空气流通,可以减少病菌的传播。与家人的日常接触一般是安全的。为了避免潜在的风险,最好还是避免上班。毕竟,劳累是结核治疗的大忌。而且,如果你的工作对象是儿童,那就更应该注意了。儿童的免疫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感染。
接下来我们深入探讨一下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方法和饮食调整。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胸腔穿刺抽液和抗结核药物治疗。一般治疗包括休息和降温,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去恢复。胸腔穿刺抽液可以帮助解除胸膜粘连,改善呼吸和循环功能。而抗结核药物治疗则是关键,一般采用链霉素、异烟肼和利福平等药物联合治疗。
在饮食方面,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该注重营养摄入,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限酒。保持心情愉悦,参加一些喜欢的文娱活动,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我们还需要了解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检查方法。血液检查、胸水检查、超声探查和X线检查等都是常用的诊断手段。通过这些检查,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情,为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与饮食调养
当面对大量胸腔积液、吸收不满意或结核中毒症状严重时,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泼尼松。剂量为每日30mg,随着胸液减少或中毒症状减轻,每周减少5-10mg,通常需要在4-6周内逐渐停药。减药太快或疗程太短,可能会导致胸液反弹或毒性症状重现。至于胸腔内注射抗结核药物或皮质激素,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其有效性。抗结核药物在胸液的浓度已经足够,因此胸腔内注射药物对于胸液的吸收以及预防胸膜增厚并没有显著效果。
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目标主要是控制胸膜炎症、减少渗出、清除胸液,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通过规范治疗,包括早期抗痨治疗、积极抽取胸腔积液以及合理应用激素,可以达到较快的治疗效果。
在药物治疗方面,温馨提示:结核性胸膜炎以药物治疗为主,需要进行正规的抗结核疗法,并定期进行X线检查。如果渗出性胸膜炎胸水量较多,压迫心肺,导致呼吸困难、心慌、胸闷等症状,必须立即就医。在预防方面,首先要切断传染途径,尽量减少与结核病患者的接触。生活起居要规律,适当安排工作与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那么,面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什么呢?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该多吃大蒜,因为大蒜有散寒化湿、杀虫解毒的功效,对结核杆菌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应以易消化、富有营养的清淡食物为宜。有胸水时,应限制食盐量,进食低盐、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患者应多吃高热量、高蛋白、全维生素的饮食,如肉类、蛋类、豆制品以及水果等。
在诊断方面,结核性胸膜炎一般可通过病史和临床表现确诊。X线检查以及超声波检查可以确诊胸液的存在。诊断性胸腔穿刺、胸液的常规检查和生化检查等是诊断的必要措施。对于胸膜活检,这是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重要手段,阳性率很高。
第二章:结核性胸膜炎需仔细鉴别,避免误诊为其他病症
结核性胸膜炎在临床表现上,易与细菌性肺炎和胸膜炎混淆,同时还需要与恶性胸腔积液进行鉴别。理解其独特症状,有助于准确诊断和治疗。
一、与细菌性肺炎的鉴别
结核性胸膜炎在急性期时,症状如发热、胸痛、咳嗽、气促等,容易与细菌性肺炎混淆。两者在血液检查和X线胸片上表现相似,但肺炎患者咳嗽多有痰,痰呈铁锈色,肺部有实变体征。而结核性胸膜炎以干咳为主,胸部有积液体征。通过痰液检查或培养,可以鉴别两者。PPD试验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二、与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的鉴别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常伴随细菌性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等疾病出现。患者通常有肺部病变的病史,积液量不多,主要出现在病变的同侧。胸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通过胸液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三、与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
恶性胸腔积液多由肺部恶性肿瘤、乳腺癌、淋巴瘤等疾病引起。结核性胸膜炎有时还需要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胸膜炎、类风湿性胸膜炎等伴有胸腔积液的疾病进行鉴别。这些疾病各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鉴别起来并不困难。
温馨提示:对于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需要接受正规的抗结核疗法,并定期接受X线检查。如果出现渗出性胸膜炎,胸水量较多,导致心肺受压,出现呼吸困难、心慌、胸闷等症状,必须立即就医。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高蛋白及高维生素的饮食,治疗应坚持并彻底。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结核性胸膜炎,以免与其他疾病混淆而延误治疗。特别是在结核性胸膜炎出现干性和渗出性两种状况时,更应警惕其与其他病症的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