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人们摆脱了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困扰,不规律的饮食生活却可能导致尿毒症等健康问题。尿毒症,这一与糖尿病和高血压密切相关的疾病,有时甚至会伴随高血钾症状,给治疗带来更大的挑战。
那么,什么是尿毒症呢?又该如何治疗伴随高血钾的尿毒症呢?让我们一起探讨。
一、尿毒症的起因
尿毒症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肾病是主要因素,慢性肾炎尤为突出。高血压、糖尿病、泌尿系感染或尿路感染,以及药物的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和年龄增长,都可能引发肾功能衰退,最终导致尿毒症。
二、尿毒症伴高血钾的治疗策略
面对尿毒症伴高血钾的情况,首要任务是寻找并纠正病因,这是关键。我们需要减少钾的摄入,以控制病情。
具体来说,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1. 药物治疗:通过使用排钾利尿剂等药物,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钾。
2. 透析治疗: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透析,以清除体内的毒素和过多的钾。
3. 饮食调整:限制含钾食物的摄入,如香蕉、土豆等,以控制钾的摄入。
三、尿毒症的并发症
得了尿毒症的患者,除了高血钾外,还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贫血、骨骼疾病等。
四、尿毒症患者的饮食建议
对于尿毒症患者,饮食调理至关重要。建议摄入优质低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蛋等。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高钾食物。
五、杨桃与尿毒症
至于杨桃,尿毒症患者应谨慎食用。虽然杨桃具有营养价值,但对于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来说,其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加重肾脏负担。
肾病患者,尤其是出现水肿症状,必须严格限制食盐摄入量。当水肿明显时,每日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1克以内,严重者则需遵循无盐饮食。低盐饮食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体内水和钠的潴留,使水肿消退、血压下降。怎样做到呢?可以尝试一些方法:将食盐量控制在每日1至2克,不必非得加到菜品中,因为那样味道已经很淡。可以尝试一些新的吃法,比如早上吃甜食,中午将盐放在小碟里,用菜蘸着吃。这样既能保证每日盐的摄入总量不变,又能尝到咸味,刺激食欲。
但请注意,低盐饮食并不包括咸菜、泡菜、榨菜等腌制食品,也不包括紫菜、油菜、菠菜、茴香、芹菜等蔬菜。因为这些食品每百克中含钠量较高,吃多了就等于增加了食盐的摄入量。那么,肾病患者应该如何摄入蔬菜和水果呢?如果肾病患者的尿量正常,且无尿少和肾功能衰竭,应多吃青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但在尿量减少的情况下,特别是每日不足500毫升时,应选择性地食用蔬菜和水果。因为蔬菜和水果中富含钾,而肾病少尿患者的血清钾含量会升高。血钾过高可能引发心跳骤停,危及生命。除了蔬菜和水谷类,一些水果也富含钾,因此在少尿阶段应少吃。但如果使用利尿剂后血钾偏低,则可以多吃,特别是鲜果汁富含钾,可以作为口服补钾的选择。
(六)物质代谢的微妙变化
1.糖耐量的挑战
尿毒症患者的糖耐量出现了波折,其葡萄糖耐受曲线与糖尿病初期患者相似,这种变化对于外源性胰岛素并不敏感。其背后的机制可能涉及到多个方面:胰岛素的分泌减少,尿毒症时生长激素的基础水平增高,导致胰岛素的作用受到拮抗,还有胰岛素与靶细胞受体结合障碍以及肝糖原合成酶的活性降低等。目前,研究者认为这些变化的推手可能是尿素、肌酐和中分子量毒物等的毒性作用。
2.氮平衡的挑战
负氮平衡导致患者消瘦、恶病质和低白蛋白血症。低白蛋白血症是肾性水肿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原因涉及多方面:患者蛋白质摄入受限制、厌食、恶心和呕吐导致的蛋白质摄入减少,某些物质如甲基胍的累积使得组织蛋白分解加速,合并感染导致的蛋白分解增强,出血导致的蛋白丢失以及随尿液丢失的蛋白质等。值得注意的是,尿毒症时,血液渗入肠腔的尿素可被细菌分解,释放出氨,氨在肝脏可重新合成尿素或非必需氨基酸。因此有人认为,尿毒症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可以低于正常人,但必须保证摄入的是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
关于尿毒症饮食的建议
3.高脂血症的饮食调控
尿毒症患者的肝脏会合成更多的脂蛋白(前β-脂蛋白),这导致甘油三酯的生成增加。由于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降低,甘油三酯的清除率也会下降,容易形成高甘油三酯血症。这种改变可能与甲基胍的积累有关。合理的饮食调控显得尤为重要。
尿毒症患者的饮食建议
4.低盐饮食的关键性
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控制盐分摄入至关重要。普通情况下,每日摄取食盐应在2-3克以内。如有严重水肿、高血压或心衰等症状的患者应更严格控制盐分摄入。在忌盐过程中,可选用代盐品如不含钠但含钾的无盐酱油来调口味。但当尿量每日少于100毫升及血钾偏高时,则需避免使用。
杨桃与尿毒症的关系
专家指出,杨桃虽然富含水分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但对尿毒症患者来说却需慎食。因为食用杨桃可能引起神经性中毒。透析或肾衰竭的患者甚至只需食用半颗杨桃即可能出现神经毒性症状。尿毒症患者的饮食需科学合理,避免食用杨桃及相关饮品。杨桃到底含有什么物质造成的神经毒性还需进一步医学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