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婴儿吐奶,这是每位妈妈都需要了解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宝宝的肠胃功能尚未完全发育,胃呈水平位置,容量相对较小,再加上食道下端收缩能力较弱,胃出口收缩能力较强,一系列生理特点导致宝宝容易吐奶。尤其在宝宝摄入奶量过多、速度过快、长时间哭闹、吞咽气体过多、翻动宝宝等情况下,吐奶现象更为常见。那么,对于婴儿吐奶,妈妈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
目录:
一、婴儿吐奶是怎么回事
二、妈妈必知的防宝宝吐奶四大妙招
三、宝宝多大不会吐奶
四、宝宝吐奶严重怎么办
五、五个月大的宝宝吐奶
一、婴儿吐奶是怎么回事
吐奶可能是全身性或胃肠道疾病的症状之一。如果宝宝因为吐奶导致体重急剧下降,或者边吐边咳嗽,或者呕吐物呈现褐色或绿色,或者呕吐距离达到70-80厘米远,这些都可能是某种疾病的征兆。除此之外,大多数宝宝的吐奶都是生理性的,由于肠胃生理特点所导致。也要注意不要让宝宝一次过吃得太多。如果宝宝连续多次吐奶,且每次喂奶都会吐,那么需要留意宝宝是否有发热、大便情况如何、精神有无改变等,这可能是身体其他系统存在病变,需要及时就医。
二、妈妈必知的防宝宝吐奶四大妙招
1. 正确的喂奶姿势至关重要。
2. 喂奶后,让宝宝缓慢竖起,轻轻拍打背部,让吸入的空气缓缓排出。
3. 喂奶后不要马上让宝宝躺下或过多翻动宝宝。
4. 一般性的按摩、抚触、洗澡、喂药等都应在喂奶前进行。宝宝出生后15天开始服用维生素AD滴剂,也有助于缓解吐奶问题。如果不只是喂养方式的问题,还有可能是由于维生素A的缺乏导致呛奶。还要留意宝宝是否有其他异常症状,如有必要,建议到医院就诊。
三、宝宝多大不会吐奶
婴儿吐奶可能会持续到六个月大,甚至更晚。大多数宝宝会在自己坐直的时候不再吐奶,但也有少数宝宝可能会持续吐奶到一岁。在此期间,爸妈要做好心理准备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铺一条毛巾在肩上或大腿上,以便清理吐奶。
四、宝宝吐奶严重怎么办
对于生理性吐奶,爸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注意母乳喂养姿势,使用奶瓶时要注意奶头扎眼不要过大;喂奶次数不宜过多,每次喂奶量不宜过大;喂奶前不要让宝宝过于哭闹;喂奶时要使奶瓶中的奶水充满奶头,防止宝宝吸入过多空气;喂奶后不要过早翻动宝宝,最好竖起来轻轻拍打背部;容易吐奶的宝宝,在喂奶后最好将床头抬高一点,头侧位睡,以防窒息或引起吸入性肺炎。随着宝宝年龄增长和胃肠功能完善,生理性吐奶会逐渐好转。
五、五个月大的宝宝吐奶
五个月宝宝遭遇病理性吐奶的挑战
面对一个五个月大的宝宝出现吐奶的情况,家长首先得判断是否属于病理性吐奶。如果宝宝吐奶严重,呈现喷射状,伴随其他异常症状体征,那就可能是生病导致的吐奶,需要及时就医。
对于普通的吐奶情况,爸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和缓解:
1. 喂食时要适量,避免过量喂养。
2. 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减轻胃部压力。
3. 喂奶过程中及喂奶后,让宝宝竖直趴在大人肩上,轻轻拍打其背部。这样可以帮助排出胃中的空气,降低胃压。
4. 喂奶时速度要适中,避免过急、过快。中间可暂停片刻,让宝宝呼吸更顺畅。
5. 选择合适的奶瓶开孔,避免过大或过小。过大的开孔容易使奶水淹住宝宝的咽喉,阻碍呼吸;而过小的开孔则需要宝宝大力吸吮,容易吸入空气。
6. 喂食完毕后,不要立即让宝宝平躺。应先让宝宝上半身挺直坐一会儿,并轻拍其背部。躺下时,可将宝宝上半身垫高一些,最好是右侧卧,这样有助于防止胃中食物流出。
7. 在喂食之后,尽量避免刺激宝宝的情绪,不要随意摇动或晃动宝宝,让宝宝保持安静和舒适的状态。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减少宝宝吐奶的情况,让宝宝更加舒适和健康。如果吐奶情况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