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是小儿常见疾病之一,特别是在夏秋换季时高发,主要影响两岁以下的婴幼儿。腹泻可能伴随发烧,成为困扰家长的一大难题。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众多,常见的是感染,包括细菌和病毒感染导致的肠胃发炎。除此之外,饮食不注意或季节变化也可能触发腹泻。面对小儿腹泻和发烧,我们应如何应对呢?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些建议。
对于病毒性腹泻,它可能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引发。病症急骤,初期会有咳嗽、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随后出现发热,体温可能高达39-40摄氏度。病发时,孩子可能会排出水样便或蛋花样便,伴有粘液,但没有腥臭味。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应给予抗病物治疗,如利巴韦林和抗病毒口服液,同时辅以蒙脱石散或妈咪爱等。若腹泻次数多,为防止脱水,需及时输液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对于孩子的发烧,若体温不超过38.5摄氏度,可先尝试物理降温;若超过此温度,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物。期间务必保持孩子水分充足。
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家长可遵医嘱给孩子使用抗生素药物,如头孢、阿奇霉素等,同时配合调节菌群的止泻药物,如妈咪爱、蒙脱石散等。若腹泻严重,同样需要输液以防脱水。期间,孩子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食物或流质为主,避免寒凉、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在小儿腹泻期间,由于频繁排便,臀部皮肤易受刺激出现红屁股现象。家长应注意孩子臀部的清洁与护理,每次排便后都要用温水清洗臀部及会阴部,避免使用碱性清洁剂。通过恰当的护理和治疗方法,相信能有效缓解小儿腹泻带来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