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揭示的奥秘:白细胞与红细胞的警示信号
在尿常规检查中,若发现尿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升高,这通常指向泌尿道感染的可能。泌尿道感染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其中非特异性感染尤为常见。引发这类感染的常见元凶包括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细菌。鉴于近年来尿路感染中肠杆菌属的耐药率不断攀升,强烈建议在进行治療前取尿液样本进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便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
现在,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尿常规中红细胞和白细胞偏高的原因。
一些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纤维化的早期,会导致外周血中红细胞和白细胞同时升高,血小板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这意味着你的血液正在发生一些变化,需要密切关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长期慢性缺氧,体内促红素浓度升高,红细胞数量也会增加。若此时并发急性感染,白细胞数量也会相应上升。这种情况下,血常规检查会显示白细胞和红细胞同时增高的趋势。
那么,当红白细胞偏高时,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呢?
当红白细胞数量偏高时,血液浓度会增加,使得血液变得更为浓稠。这会影响血液的流通速度,导致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在血管中堆积,容易形成血栓。血栓可能引发心肌梗塞、脑梗或下肢动脉梗塞等严重情况。
由于红细胞增多,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缓,全身血管扩张充血。这导致心脏的输出血量增大,血管压力上升的最大值也相应增加,从而引发血压增高。长期高血压容易引发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面对尿常规检查中的红白细胞异常情况,我们需保持警惕,及时就医,以便查明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