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这部影片的意义和其意境是现在很多武侠片所做不到的,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武侠电影越来越流于动作设计的华丽和各类小道具的鬼魅,重点放在了“武”上,而忽略了那个“侠”字,现在的武侠电影就像是包装精致的快餐,我们吃的开心,但缺少了令人留恋的味道。《笑傲江湖》用一幅诗情画意的画让我沉浸于古朴的唯美,又用一首余音绕梁的配乐让我体验到侠者的荡气回肠,这就是经典,一个“侠”字的意境足够令观众去慢慢品味了。
如果说《笑傲江湖》一书的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塑造了一大群个性鲜明、心理复杂的人物形象,那么电影则绝对的保持了原著的这一成功之处。电影在改编的基础上,虽然对人物的身份,背景,甚至人物姓名都做了重大改动,但你不能说这些改动是一种损害或歪曲。我们看看电影对几个人物的重新定位最大的改动是“林平之”这个人物,从电影的情节上看,张学友扮演的那个人物根本不是真正的林平之,他只是东厂太监手下的一个小幕僚,打入到华山派内部去做内应的。就这样,原著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的身份全部变更。不过结果如何呢?原著中林平之就是一个心理极度扭曲,为报仇而不择手段的险恶小人;这些性格特征和片中出现的假林平之如出一辙,而且也使得只在影片中出现的东厂组织有契机与其它线索或人物连成纽带。这种能使影片整体布局严合,并不失损害人物形象完整性的巧妙改编,值得称道。第二个应该说说由张敏饰演的魔教教主,这个人物的原型就是原著中的任盈盈,她的戏份和作用被大大削弱了,原因是在原小说中,魔教的大多数人物都没有在电影中出现过,这样就使得魔教仅仅成了一个完全陪衬的“龙套”团体,这样并非坏事,因为在有限的时间里,再组织一条完全忠于小说的新线索,一定会喧宾夺主,很不明智。影片的这样处理其实是成全了情节主干,从人物角度看,原著中岳不群觊觎葵花宝典而牺牲自己女儿,实则直接伤害的是令狐冲,青梅竹马恋情的毁灭成了最大悲剧因素,但如果走积极的路线,让坏人得到惩罚,就简单得多。电影就是这样做的,所以任盈盈的线索可有可无,略去反倒使片子简洁流畅了许多。看着令狐冲与那个男孩而气十足的可爱师妹打马远去,了却了很多观众读小说时所留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