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永远有甜头,而再而三三而四者则难免出现审美疲劳。
,歌手刚开始引进的时候,用万人空巷来描述也不为过。很多喜爱音乐的朋友在微薄、朋友圈广为安利,其它人也跟风跟进,本身就拥有知名度的实力歌手同场竞技本身就能吸引一批铁杆粉丝,PK淘汰制又令节目富有悬念和竞技感,补位歌手轮番上阵带有神秘感,美轮美奂的视听舞台更是让众多观众大呼过瘾。所以,《歌手》节目的走红实属正常,虽然是引进韩国的版权,但在中国由成熟知名的歌手通常竞技还属第一次。
而后,各种各样的音乐节目层出不穷,本就有老牌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我爱记歌词》等音乐类型的节目,而后又有《中国好声音》、《我想和你唱》、《梦想的声音》等各种新的音乐节目,甚至最近还出现了《偶像练习生》等这种真人秀选秀节目,有限的观众视点被无限地分流。虽然《歌手》一直在努力寻找遗珠的歌手,但毕竟真正有实力的歌手要么仍然活跃在一线,要么已经濒临退休唱功不复往日辉煌,要么同质化严重,再要选到令观众为之震撼的歌手也是越来越难。甚至连洪涛选拔结果时吞吞吐吐的套路也一直被观众诟病。
于笔者个人而言,对于《歌手》的关注度并未减少,比如今年的“结石姐”就一直是笔者非常喜欢的欧美女歌手,越来越国际化的舞台令我更加期待未来嘉宾的阵营,比如Adele,比如霉霉等。,就国内歌手而言,华晨宇这种选秀出来的新晋歌手我也一直觉得有实力,并让我看到了更多元的一些面向。
求新求变,贴近观众的需求并不断满足观众的需求,就会一直都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