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你认为选秀节目为什么受欢迎?

节目类型的周期性变化。从传播理论上说,电视节目有一个周期性的规律,指的是一种类型的电视节目在一定时间段内会成为主要的节目类型,在延续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被另一种节目类型所取代。30年来,从中国电视的发展历史看,每一类型的周期从产生到高潮大致是10年左右,比如上世纪80年代主要节目类型是综艺节目,90年代主要节目类型是谈话节目,而新世纪以来,主要节目类型则毫无疑问是真人秀节目。 从中国真人秀节目本身来说,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奇与稚嫩模仿。是中国引领风气之先的广东和娱乐立台的湖南看到了这个节目类型的潜力,节目分别是2001年广东电视台模仿美国《幸存者》的《生存大挑战》和2002年湖南经济电视台模仿《老大哥》的《完美假期》。《生存大挑战》因不熟悉真人秀节目的规则而没有产生影响,《完美假期》则在遭到“少儿不宜”、“恶俗”等恶评后很快消失。 第二阶段是模仿、抄袭和创造的混合,真人秀节目的巨大魅力开始展现。2004年2月,湖南卫视以美国福克斯电视网的《美国偶像》为范本,与蒙牛乳业合作,推出以年轻女孩唱歌表演为内容的《超级女声》。2005年,第二届《超级女声》设立长沙、广州、郑州、杭州、成都五个赛区,以“想唱就唱”为口号,节目不设任何门槛,所有报名选手先参加各分赛区的“海选”,在进入年度总决赛的10名选手中决出冠、亚、季军。在节目的阶段,全国范围内收看《超级女声》总决赛的观众约有2亿人左右,形成风靡中国的“超女现象”。美国的《时代周刊》甚至将“超女”冠军李宇春作为封面人物。《超级女声》直接引发了2004年到2006年“全民选秀”的时代,中央电视台的《梦想中国》、《非常6+1》、《星光大道》,上海东方卫视的《莱卡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舞林大会》,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名师高徒》,北京卫视的《红楼梦中人》,重庆卫视的《第一次心动》,浙江卫视的《与星共舞》,福建东南台的《星随舞动》,广东卫视的《赢遍天下——舞彩缤纷》等,都是这阶段的真人秀节目。但随着真人秀节目的快速发展,不少节目滑向庸俗低俗,传出选手买票、拉票的丑闻,为此,广电总局不得不出手干涉,规定不得采用手机、电话、网络等任何场外投票方式。其后广电总局又规定选秀节目比赛时间限制在75天之内,上星频道的选秀节目数量不能超过三个等。使得真人秀节目在2009年底到2010年初陷入低迷,有人甚至预言,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将走向没落。 第三阶段是以2010年7月上海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开播为标志,真人秀节目在中国电视屏幕再度爆发。比起上一阶段真人秀,这阶段真人秀节目的特点是直接购买国外节目的版权、严格按国外节目宝典制作,与国外团队直接深度合作,在制作上大投入、以大片方式做到极致,以《中国好声音》为例子,不但购买了了价格昂贵的原版转椅,还邀请了中国乐坛顶级的导师、请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音响总工程师、由“中国第一贝斯手”带领的中国第一乐队以及负责中国一流演唱会的录音师。录制现场一共架设26个机位,每集不到90分钟的节目,调用素材量达到近1000分钟。这些都是此前中国电视节目不可能做到的,也是一般省级电视台或经济发达省市电视台地面频道难以做到的。正因为真人秀节目是主要节目类型加上各种因素的结合,出现节目火爆也就不奇怪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