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前面的童年那段曾反复看过,是公认的精品。台词溜熟随口就出,快成魔症了。到食堂打饭,大师傅少给饭菜时,嘴里就下意识地嘟嚷都是下九流,谁嫌弃谁啊?
这回说这部戏,主要侧重从电影制作的角度,也即是从电影的本体“光”与“声”两大元素来谈谈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不讲内涵啊意义啊启示啊什么的,那些虚头八脑的玩意一碰就晕。是老实人,就侃侃实在的,看得见听着着的东西。其实,对视听元素的准确分析才是理解电影的最基础,觉得其乐无穷。
用文字描写影像肯定是最吃力不讨好的,所以这篇东西难勉叽叽歪歪,也不可能一次写完,就看一点写一点,当连载使吧。的说法也不一定对,欢迎十分闲极无聊的同志与一起讨论。,文风不正,爱开玩笑,但保证是一颗红心,大伙儿多担待。 影片将近三个小时,不可能什么都说到,那样会活生生要了的老命,就挑自己觉得有意思的说。 开场,是一个通道,环境混响,上了妆的霸王和虞姬从最深处走出来,向镜头走来,脚步声渐大,摄影机跟移。 不明就里的观众会想,这俩要干嘛去,那虞姬还拿着家伙,是结伙劈友不成?再走几步,看出来是个体育馆。 切,是俯拍的远景,两个家伙站在远处,两道蓝光从身后射出。乖乖不得了,这玩意神秘啊,观众心头又是一愣,这俩人想干啥?这时画外有一爷们发话了干什么的? 看看,这蓝光,这奇装异服,这大体育馆子,还加上一问话的。从色彩,服装,声音上的搭配,很轻松勾起了你往下看的欲望。
接下来切到全景,对话在继续。基本上以霸王的话居多,虞姬只说两句,还全是给霸王找茬,两人的那种即亲密又矛盾的关系从对话中得到反衬。这才叫会写对白。这段对话,霸王的语气和停顿也是很讲究的。
接下来,看馆的又关门,又开灯的,无非是想把气氛搞得更扑朔,更引人一些,两人的身影在逆光中美极了,然后京剧伴奏起,出片头。说到赵季平的音乐,京剧杂着弦乐,别有味道。
值得一提的是那个看馆的,一直都没出现在片子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其实他像这种做为交待“背影”的托儿,这样表现正是恰到好处。如果出来一爷们像我一样叽叽歪歪,那效果就差远了。 字幕还没完,市场上的声音就进入了,然后到开始的黑白片段。艳红拉着小碟衣在市场上转悠。第一个镜头就是跟人物向后移,导演没闲着,顺便交待了艳红的妓女身份。
几个镜头过后,给了小石头一个特写,正面中央面对观众,像是标准大头照。这个主角,形象正面得要命,但又终究是个戏子,所以化着妆。而小豆子呢,有个带妈的特写,但脸都被衣服包着,出身不好嘛。接下来小石头玩头开砖之前,又是两个他直立屏幕中央大放厥词的镜头,英雄得有点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