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足球
片子的主题是一个小人物的奋斗故事。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周星驰所演角色),在片中连名字都没有,想要将少林功夫发扬光大,于是和“黄金右脚”吴孟达一起,动员曾经的师兄弟一起搞足球队。可是,曾经的师兄弟们都已经挣扎在现实生活的泥潭里,要养家糊口,有的在歌厅里洗厕所,有的在餐馆洗碗,有的在当超市管理员,都已不复当年的理想,成了社会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员。里面的对话颇为有趣,如周星驰到歌厅找他大师兄那一段“做人如果没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分别?”,“我劝你呀,脚踏实地地做人吧,这里有一份洗厕所的工作你先做着,你就别做梦了”。还有如, “命运真是不公平,为什么我这么帅却要掉头发,你们长的那么丑却不掉头发”。
后来,这些小人物们终于组建了足球队,且经过千辛万苦,获得了超级杯的冠军,坏人也得到了惩罚,很是让人痛快。
这貌似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告诉我们小人物也有出人头地的时候,告诉邪不压正。,在我看来,与其说是励志,更多的心酸和讽刺,让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人们更加地自嘲,至多只能是让人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满足罢了。为什么,因为这故事太超越现实了,如少林队一场比赛打别人40比0,这近乎一种魔幻色彩。片子太不真实,一群社会底层的人,很滑稽,很失败,未见出有什么智慧,就出人头地了,像变魔术似的,不过,也不排除一些在奋斗中苦苦挣扎的人从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他们懂功夫,身怀绝技,这功夫成就了他们的成功,,终究说来,这样的故事如同神话,太过离奇,虚假得倒成了对理想的讽刺。
不过,这个故事也可以是说一个隐喻,片中的周星驰就好像少年时代的我们,满怀理想,有着一种全能的幻觉,觉得世界就在我们脚下,这是少年时代的豪迈,就像毛主席他老人家年轻时在《沁园春.长沙》里所说“粪土当年万户侯”。,毛主席只有一个,我们这些芸芸大众,终得告别少年时代,走入社会,在社会生活中浸润、奋斗、挣扎,体验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或许也能在社会上寻得一个自己满意的位置。于是我们有时不免洋洋自得,叼着别人装的60元一包的黄鹤楼香烟吞云吐雾,想象自己已有了一种成熟的老谋深算,内心得意时,不免在心里像阿Q一样唱着“嘚嘚,锵锵,我手执钢鞭将你打。”失落时,在KTV里鬼哭狼嚎来忘却自己,亦可在酒桌子上推杯换盏、称兄道弟,还可在麻将桌子上输得面红耳赤,,不管干什么,忘掉自我、回避现实的痛楚是最重要的。无论现实多么坚硬和无法绕开,无论在理想面前是如何地挫败,我们总是有办法让自己“想得通”,万一想不通了,连酒桌上,KTV包房也无法解忧愁,都不能派遣落寞之时,读一读哲学,品一品文学,与先哲对话,与诗人神交,也可以让我们陶然忘情哩。回望年少时的自己,可能会觉得自己真傻,真不成熟,学别人追求什么理想,给女孩子写什么几千字的情书,办了这么多丑事、错事,往事不堪回首矣,而今才算是成熟了。成熟是什么?不是脸上起皱纹开始脱头发了,也不是穿西装打领带装成功人士了,而是晓得有些事是只能做不能说,也说不出口的,是做事晓得“分寸”,熟悉操练表演艺术的。成熟是被人打了左脸,还要笑眯眯地把右脸贴上也让人打,但心里却仿佛得胜似的想着“这是儿子打老子呢”。。。。。。
缺乏爱情,感情生活不如意也不要紧的,断不至于找妈咪和爹地哭诉,因为我们都是有理性的成熟人士了,是一个月可领千把多块钞票能够在“洗浴中心”办会员卡的爷们了,断不会再做出写几千字情书在楼下等女神三个小时的荒唐事了,我们自有很多妙法来对付情感生活,既可以装嫩变小清新,看看《小时代》、《来自星星的你》做一做美梦呀;也可以在KTV里作悲情状嘶吼一曲,仿佛刚失了恋似的;也可以在镜子前面顾影自怜、自我欣赏,想象自己一个无师自通的媚眼,就可让别人魂不守舍,想象白马王子或花仙子不久之后就要送上门来了;还可以睡觉前在床头品读张爱玲“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然更值得可取的,是变成道德卫士,在网上大骂“文章出轨,黄海波嫖娼”之类下流无耻的事,将内心的怨毒合法合理地释放于网络之上,亦表明我们在道德上的纯洁崇高。可惜呀,卑微的尘埃里永远开不出爱情的花来。 如果有少年朋友在我们面前谈理想,谈人生,保不准我们心里也会想“我劝你呀,脚踏实地地做人吧,这里有一份扫厕所的工作你先做着,你就别做梦了”,,嘴上不会这么说,嘴上还是会激励他“年轻人要有志气,要树立保卫世界和平、实现社会大同的理想。”,然后,坐在一旁先偷笑着看一出好戏,看他从理想跌落现实经受教训洗礼过后,再老成地教育他“年轻人,要厚道。”
老师教我们要“以理服人”,可是你说你有理,他说他有理,那到底什么是理?“什么都是理,也就什么都不必讲理”,关键是要给面子就行,你给我面子,我给你面子,人前人后人模人样,活得体体面面、风风光光的,咱就没白活。
什么是理,活着就是理,好死不如赖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