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被好友强安利了《Carol》,所以顶着困意熬夜看完了。朋友给的评价是一部直男(癌)绝对不会喜欢的好电影。嗯,赞同她的观点。这是一部完美的爱情主义以及女性主义的电影。,故事的背景是五十年代的美国。那个年代的美国与现在几乎是两个世界,同性恋仍然是备受唾弃的存在,被视为精神疾病而不得不就医。正如原著小说的名字那样——盐的代价,爱情之于人生正如同盐之于生活。没有了它,一切简直食之无味,了无生趣。,你愿意为之付出多少代价?
Carol,美艳的贵妇,有有钱的丈夫和可爱的女儿,过着人人艳羡的生活。丈夫十分爱她,并没有出轨,这样的女人要离婚,恐怕不究细节的人都要露出惊讶脸她是不是疯了?,她要离婚,并非因为感情出轨,因为Carol对丈夫Harge说Abby and I were over long before you and I were over, Harge. Carol与Harge的矛盾,大概在于对生活与幸福的理解偏差。
在一开始她与来接女儿的Harge的对话中,Harge说“哈里森的太太要来”,Carol纠正”Jeanette.” 这便隐含了两个人的基本分歧。丈夫认为世界是以男性为中心存在的,他的父母,他的朋友,他的朋友的妻子,他的女儿。而你,是他可爱美丽的太太。这高雅的聚会,曼妙的舞曲,这上层的家族,这被众人注视的美丽夫妇,和可爱的小女儿,我亲爱的太太啊,究竟你对这一切有什么不满?!而Harge不可能理解,这鸿沟,就是这问题本身。
我并不愿意做你所向往的生活中的那个完美的娃娃,而你却完全不在乎我的感情,和我真实的面目。为什么会不满?在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个鸿沟就已经无法填平了。正如Abby斥责Harge的那样是啊你花了十年让她围着你转!既然不相知,又何必相守?再来看Therese,一个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跟Carol天差地别的小女孩。有一个已经谈婚论嫁的男朋友Richard. Richard也很迷恋Therese,会一大早在楼下等她,骑车送她上班。从表面来看,一切都没有问题。当Therese跟他说,想把自己的照片做成集子,然后找个相关工作的时候,Richard回答说你觉得欧洲之行怎么样。毁灭感情最迅速的方式就是一,在对方最需要你的时候置之不理;二,在对方跟你商量最重要的事情的时候置若罔闻。而在与Therese争吵的时候,Richard说You made me buy boat tickets(其实完全是他自己一头热),I got a better job for you (于是没有妹纸你就不会换工作?),I asked you to marry me, for Christ sakes (OMG,这真是天大的恩赐啊)。Therese回答I never made you do anything, I never asked you for anything, maybe that’s the problem.但Richard回答说不超过两周你就会回来求我忘记这件事。这大概是自我中心主义的一种形式——自作主张地“为你”做很多事情,而不领情的你……是疯了还是瞎了??这是两个女主角的共同点——对男女恋情/婚姻的绝望感。于是在茫茫人海中,她们相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