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演技好不好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商业电影里的价值。 很无奈的一个事实,也是如今电影市场大环境的一个缩影。 流量第一,金钱至上。 我记得黄轩三四年前说过“对当下的年轻中国演员来说,可能表演本身已然不重要了,长得好看一点,拍一个古装神剧就出来了,然后突然就火得一塌糊涂,很多电影的大导演就去找他们来演自己的电影,目的竟然是为了利用粉丝效应去保障票房。” 这段话放在老炮上映时市场的举动来看,简直神预言。 黄轩这段话被翻出来时,他的微博已经被流量小生的粉丝攻击的体无完肤,那段时间,各种批判他的声音不绝于耳,粉丝的逻辑是陈道明有资格这么说,黄轩长得不帅,又不红,没有拿过奖项,有什么资格这么说? 且不论黄轩有没有资格说这样的话,他的言论放在这几年的市场环境里,真的一点毛病也没有。 比如李易峰,演戏快十年了,演技还是如此生硬,台词连艺校一年级生都不如。 为什么大导演还是不停地请他演戏? 就因为因为他帅吗? 不是的,因为粉丝经济。在粉丝经济时代下,管虎得考虑商业价值了,就是所谓的票房和市场营销。他找来偶像明星合作,带来的现金流是不可小觑的,哪怕给TFBOYS几秒的镜头,可能就能多进账几千万上亿 对此我是理解的,但又觉得很悲哀,没有利益只有情怀,想饿死导演吗?但为了商业因素,不去考虑让真正演技优秀的年轻演员担当主角,是不是对他们又不太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