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张艺谋为什么没能获得奥斯卡?

张艺谋要想拿奥斯卡,尽管在其他奖项也可以有资格,但真正有机会的还是外语片,所以这里围绕外语片来说。张艺谋的作品第一次被选送冲击奥斯卡外语片是在1989年,《红高粱》前一年获得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在国际国内都极为轰动,是西方世界认识新时期中国电影的起点,顺理成章被国内官方机构选送。但美国人对中国电影还是太过陌生,《红高粱》没能入围的提名,在当时也被一些媒体视为遗珠,这一年得奖的是丹麦影片《征服者佩尔》。1991年,《菊豆》是张艺谋第二次冲击奥斯卡,这部影片的投资来自日本,后又得到西方电影节的青睐,这在当时的中国官方看来很敏感,由于文化政策的收紧,影片也未能和中国的广大观众见面,而电影局在向奥斯卡官方提交了这部影片之后又生悔意,以繁忙为由代张艺谋辞掉了出席颁奖礼的邀请。或许这种微妙的政治因素反而助推《菊豆》入围了最佳外语片的五部提名名单,成为中国电影的第一次。但它最终输给了瑞士、英国、意大利及土耳其跨国联合制作的写实电影《希望之旅》,这部影片描写偷渡移民的辛酸经历,改编自真人真事,由非职业演员出演,平实而不煽情,正是奥斯卡投票人最喜欢的那类外国电影,相比之下,《菊豆》用夸张的色调讲述了一个耸人听闻的奇情故事,或许能令少部分人极为喜爱,但对多数人的吸引力显然就不如《希望之旅》。今天从马后炮的观点来看,《希望之旅》不算什么影史杰作,《菊豆》输给它有点可惜。1992年,张艺谋以《大红灯笼高高挂》再度入围最终提名名单,只不过这次是代表香港,它输给了意大利电影《地中海》,今天已无人再谈论《地中海》,也无人再谈论该届提名中的其他几部影片。其实单从影片质量而论,《大红灯笼》原本是有机会的。又从马后炮的观点来看,今天西方影评界都在高度评价《大红灯笼》,如果重新来评,那张艺谋机会极大。但可惜,回到当时那一年,正赶上《大红灯笼》的美国发行商Orion公司陷入财政困难,只能将全部资源集中主推「亲生儿子」《沉默的羔羊》,于是《大红灯笼》被冷落,结果导致这部影片在美国冷冷清清上映了几天,根本没什么人看过,入围提名已是奇迹,无法再奢望得奖。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