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过《吃耳光的人》的严俊,被著名制片人尔光打了两耳光
事情比较曲折,且听季小末慢慢道来。先说尔光是谁,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导演尔冬升的父亲,也是大名鼎鼎的配角秦沛(勤奋的配角)、大名鼎鼎的武侠小生姜大卫的继父。这起“尔光打吃耳光的人的耳光”事件另两名主角,是李翰祥和林黛。好嘛,全是大腕。
《吃耳光的人》早就在1953年拍好了,但到1958年初才上映,为了避那两耳光的讳还改了个名字叫《笑声泪痕》。电影由李翰祥编剧、严俊导演、严俊和林黛主演,当时李翰祥还只是严俊的副导演,而严俊正和林黛热恋。小气吝啬的严俊和性子火爆的林黛吵架不断,很快李丽华就插足进来(她本来是要嫁给陶金的,不料被陶金的朋友设计分开,这一戏剧性的桥段改写了很多人的一生),1957年严李二人结婚。1955年李翰祥独立执导第一部电影,次年经尔光促成加盟邵氏(尔光也是李翰祥1952年签为永华基本演员的经办人)。徒弟翅膀硬了,师傅自有话说。严俊嘱咐李翰祥不可用林黛,原因不是严俊爱林黛,而是恨——他们正在吵得不可开交。李翰祥在邵氏的第一部电影《水仙》没有用林黛(而是火烧少林寺的军阀石友三的女儿石英),觉得已经给够严俊面子,到第二部《窈窕淑女》即采用林黛为主演。这就是吃耳光事件的导火索。
1956年的一天,邵氏剪接大师王朝曦(15年后还和朱牧、屠梅卿合组过三羊影业公司,三人都属羊嘛,但没有任何两人是同年)和妻子余婉菲(程小东父亲程刚的前妻)生的儿子摆满月酒,影坛各界名流都来捧场,主事的是热心肠尔光。李翰祥一见严俊就热心地打招呼,不料严俊始终对他冷嘲热讽、极尽奚落之能事。李翰祥强颜欢笑地说,“您叫我第一部别用林黛,我也照办了嘛”,就是这句话让严俊老羞成怒,声音越说越响,搞得李翰祥不知如何下台。尔光听了他诉说之后,去向严俊敬酒。借着酒劲,平时开惯了玩笑的两位爷(尔爷和严二爷)越说越上脸,冲着严俊几句不干不净的话,尔光一阵连珠炮,“尔光是你叫的?你用得着我尔爷,用不着我尔光。妈拉臭,我替你跑前跑后,替你背黑锅的时候忘了?小林黛自杀的时候,你他妈跪在地下求我尔爷的时候你忘了?”这番话说得一堂宾主目瞪口呆,正有人要上前去拉开他们,没想到尔光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啪啪打了严俊两个自闭症网娱乐圈开心大嘴巴子……真有如在演电影。悻悻离开的严俊,马上就去附近警局起诉尔光。原被告加上两名证人在警局里呆了一个多小时,等他们出来之后,严俊和尔光在警局门口有说有笑地握着手不放,大有重修旧好、马上就要合作一部新戏的意思……
电影公司的老板一做编导,离公司关门就不远了
1957年袁仰安一导《阿Q正传》,由他任总经理的长城电影制片公司就改组。这部电影没有得到国内支持,影片尚未完成袁仰安便离开长城,另组新新影业公司。很快《阿Q正传》获得香港第一个国际影帝新人关山(关之琳之父)获瑞士洛迦诺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长城于1949年由张善琨和袁仰安成立,1950年张善琨被迫离开后改组为新长城,全面左转)
若不是李祖永喜欢做编剧,二战后香港第一家大型电影公司永华也不会那么快关门。在永华债台高筑的后期,老板李祖永喜欢上了写剧本,先是把他自己年轻时候的真事写成《爱的俘虏》(1951),男主角是和他一样胖的罗维。后来他在家里写《一刻春宵》(1952),片厂打好灯光之后足足等了四个钟头,夜里两点半才由司机送来几张稿纸。好嘛,老板要过瘾,大伙儿也只好傻等。其时永华的经济情况已经坏到了家,每天都要靠老板娘典当私房首饰来付剧杂费。(巧了,永华也是在张善琨的协助下于1947年创立,两年后张善琨被迫离开,他可真擅长为他人做嫁衣)
电懋总经理钟启文是由李祖永送到美国去留学的,回来后永华被债主国泰机构接管,钟启文投了新主。钟启文后来也发了导演瘾,为其绯闻女友丁皓导了一部《一段情》(1962),被电懋其他女明星向新加坡总公司联名告了一状,这段情、这段总经理的任期也就到此为止(后来丁皓在美国自杀了)。事情远没结束,国泰机构董事长陆运涛在罢免钟启文后亲自任电懋总经理,由“遥控”改为“直辖”,并和台湾影界展开大规模合作,想一改电懋在和邵氏竞争中的颓势。不料陆运涛在台湾出席亚太影展时飞机掉了下来,这一摔机,改写了整个香港电影史。
1965年电懋改组为国泰机构。1970年国泰总经理杨曼怡一喊“开麦啦”,国泰就彻底关门大吉。
台湾中影的总经理龚弘,于1963年上任。后来他不仅编剧,还替导演分场、画镜头,导了一部《李娃传》,1972年中影就把他换了下来。
电影公司的老板一做编导,公司就要大祸临头。不过这始终是句玩笑话,第一影业机构的黄卓汉(下文介绍)、永盛的向华胜,就曾亲自导演过数部电影(虽然几年后向华胜因为生病而淡出了影坛)。门外汉想越俎代庖做导演的事,还是要冒一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