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为什么小提琴奏鸣曲普遍需要钢琴伴奏?

作下说明,下文中的奏鸣曲(sonata)主要指的是古典时期往后的奏鸣曲。巴洛克时期的 sonata 情况特殊,和古典以及往后时期的 sonata 不太一致。 ——即 sonata 这种体裁,是从古典时期才开始逐步完善、「定性」的。限于篇幅此处只讨论古典往后的 sonata。 中文里的「小提琴奏鸣曲」,对应英文 violin sonata。有趣的是,当你搜索某一首小提琴奏鸣曲,比如贝多芬的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你会发现以下两种说法都有,且出现的频率相仿——  第一种Violin Sonata No.5 in F major, Op.24 第二种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No.5 in F major, Op.24  事实上,「小提琴奏鸣曲」其实是「为小提琴和钢琴所做的奏鸣曲」。两种乐器之间不存在主奏和伴奏的关系。 (同理,大提琴奏鸣曲等也是一样的。)  那么小提琴主奏、钢琴伴奏的曲子有没有?  答案是有的——小提琴小品。单乐章,通常只有几分钟,以旋律见长。此类作品给人的感受就是旋律优美。充分表现小提琴在表现旋律上的特长,钢琴只作伴奏,绝不会像在小提琴奏鸣曲中那样「喧宾夺主」、「琴瑟和鸣」。也是就说,作曲家为使用小提琴的多乐章作品时,都会配上钢琴或者乐队——换言之,小协和小提琴奏鸣曲这样的体裁为作曲家所亲睐。至于小提琴作为绝对主角的作品——小品,为什么是只有几分钟的单乐章作品?小提琴主 / 独奏的作品,特点是旋律和炫技。而这样的作品,写成几乐章的大部头,大概实在是有些腻味了吧。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