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成人学钢琴如何提高识谱能力?

不少人找我学琴的时候都一脸尴尬的问我“老师我不懂五线谱啊……能学钢琴么……?”卧槽!谁天生就能看懂五线谱啊!不都是一点点学的么!大家对五线谱都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感”,觉得那玩意好复杂。实际上相比简谱,五线谱的表达和记录能力要高出好几个档次,是非常容易理解和学习的。对自学钢琴持坚决反对态度的我,对自学五线谱却是十分支持的!初学在不需要接触调式的情况下,在五线谱上找到大范围的C大调的每个音音高经过一两节课的训练就完全可以达得到。真正吓到各位朋友的其实就是大家自己,五线谱真的很容易,不懂五线谱的解决的办法其实非常简单丫的学就学!谁怕谁啊!

经过一阵子的学习之后,很多人发现一个问题老师这谱子我每个音都知道怎么找,觉得找的好慢啊……尤其和弦这种一口气三四个音要看好久……这就衍生出了第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读谱慢?读谱慢的问题,80%以上的责任在于老师的引导方式有偏差。初学五线谱的时候,老师第一时间都会教大家中央C在哪里,也就是中间的那个do。然后会教给学生往上半格就是re,再往上半格就是mi……这是候学生差不多也理解了“啊!就是半格半格往上窜,就是fa so la ti了!”没错!找音就是这么找的,但读谱不是这么读的!学生往往在这个阶段,在老师的引导下养成了“从do开始找音”的习惯,然后开始训练自己数数的能力……老师很多时候意识不到这点,也不懂学生在想什么。结果学生习惯了每次读谱都要去找音,提升读谱效率的方法则变成了快速数数的方法……真正的读谱方式是背音!老师在初学时必须要强调,你通过数数找到的每一个音,都要背下来它所在的位置,而不能去通过半个音半个音去找!一节课背不下来那就两节课,两节课背不下来一个月,最终的目的是学生看到五线谱上的这个音马上“读出”这个位置的音是什么,立刻在键盘上找到,而不是“推导”出这个音。就像你看简谱是看到4直接就知道是fa而不是通过数123,do re mi,然后才数到fa一样。

而训练读谱的方法最理想的就是视唱练耳,这也是我教初学中最重视的一个环节。对于0基础的学生,音准不够好,读谱不够快。没有这个练习,不仅弹琴效率低,更关键的问题是在于他很可能根本听不出来自己弹错了,对音高没概念,就完全成了机械性按键盘,失去了音乐的意义。视唱练耳第一步就是唱谱,各位在学习的过程中,让老师给你找一段或者自己写一段旋律,然后照着节奏,用最大的声音去把谱子根据唱名唱出来。

比如小星星,就可以唱成“do do sol sol la lasol~fafa mi mi re redo~自己通过读谱找到要唱的音,让老师纠正你的音准,什么时候唱到一条旋律拿过来,直接看谱子就知道什么音,直接按照节奏把谱子唱对,这是候你的读谱能力就完全够你吃一年了的!养成了正确的读谱习惯,以后五线谱上的新元素,都会非常快的掌握并熟练。再来说一下低音谱读起来懵B的问题,同样,这个问题由于老师误导原因导致的因素占80%。很多老师在初学的过程中会先教高音谱,然后等学生大致熟悉了再教低音谱,然后告诉学生“这个低音谱啊!有个小窍门!你把高音谱的音往下数两个,音就对啦!”妈勒个蛋!对你妹啊!低音谱显示的音区跟高音谱完全不一样的好吧!C2和C4虽然都唱do但完完全全是两个音!绝大部分低音谱读的慢的朋友都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把低音谱当成了高音谱的一个附属品。通过高音谱的习惯去“推导”低音谱的音,就跟高音谱通过do去推导其他音一样。这种思维在五线谱训练中必须要杜绝,要把低音谱完完全全当成一个新的知识来背。就像汉语里的多音字一样,不同词组代表的就是不同的谱号,同样的一个“蛤”字,在高音谱下就读成“蛤(ha)蟆(ma)”而低音谱下读的则是“蛤(ge)蜊(li)”,这可不是推导出来的,而是规则就摆在那,要去当成两个字来记。

读谱是学钢琴的基础中的基础,一般而言学生在没有熟练掌握基本的五线谱内容之前,是根本就不应该碰琴键的。读谱的能力本应该是学钢琴中的一个助力,学生在熟悉谱面的情况下更容易对手指需要弹的音有个清晰的判定。只可惜很多急于求成的老师和学生,在学琴之前忽略的读谱的训练,导致学生每次练习都要花很多时间去看谱找音,五线谱反倒成了学琴的一个阻碍,这点实在是南辕北辙,而老师对此有绝对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学生对读谱产生厌倦后,会“自作聪明”的想出各种“解决办法”。

最常见的就是背琴键的位置,每次记第一个位置,然后让手去找下一个位置,发现效率还很好呢!结果一首曲子弹完,音都差不多对,全程基本没抬头看谱子。的结果就是稍微进阶一点的曲目已经无法靠背来记忆了,而这个阶段的谱面比初学更加复杂,读谱速度进一步下降,导致完全无法进行,耐心跟不上,你的学琴之路也就到此为止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