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为什么李玉刚的《刚好遇见你》这么火?

初听下,编曲混音都还是不错的。和声1645。旋律来看,怎么能把主副歌看做是真假音变换呢?降D调转D调,主歌从低音so到高音do,副歌直接从高音do起,干到超高音do(里面有几个中音la)他是唱反串的吧,这副歌不就是一个女声vocal吗?然后,主旋律全是八分音符?也不全是啊,再说,也没有“全是八分音符的歌就是傻逼”这种提法吧。即使在古典乐,我们也可以用持续的短弓四分音和八分音来表示进行感和沧桑艰难的感觉。《神圣的战争》副旋律不是也一直就是个持续的四分音吗?再说这歌,配合编曲的话,听感挺丰富的啊,前面的吉他副旋律也很棒啊,副歌里面的律动也很新鲜,那些说“每个小节鼓点都一样,尴尬到死”的是什么心态。能不能好好扒一下鼓谱,你能光把底鼓打准我就算你赢。然后,要是把反串看做真假音变化的话,那确实我觉得也挺尴尬的……李玉刚老师不是唱反串的吗?高进老师作曲时要考虑配器法,就算是我写,我也不会把男声vocal写到那么高的,这超过了男声好听的音域。所以……副歌本质上是女声独唱,人家本行反串的,这跟《新贵妃醉酒》是一个套路。提一下这个混音啊,到副歌的时候那个delay调的确实挺棒的,深度啊,高低切link啊很有空间感。除了常规的EQ处理,也做了非常规调整,使其更接近女声的声音性质。不过转调衔接部分编的确实屎,有八十年代的感觉哈哈哈。知乎上流行音乐领域的回答基本以无脑黑和脑残粉为主,反正我看不起你我就高尚,我喜欢谁我就是有理。完全不能友好讨论。大家出个歌怪不容易的,词曲唱编混录母,发出来都不挣钱,要是做独立音乐人,就更不容易。受众水平死活提不上去,市场就是一个只想听口水歌的市场,制作人摆出媚俗的嘴脸,大家吃相又那么难看,你能顾得上音乐性吗?市场它就不想让你有音乐性,就算你把市场性和音乐性揉到一起,能像周的《土耳其冰淇淋》一样出彩,又怎样?金曲奖提名还不是提给了《告白气球》,很无奈的。有时候真不明白干音乐人的怎么能坚持活下去的,以前认识的很多圈内人士都转行了,要么就转型做起了影视配乐(这是另一个毒坑)。还在挣扎的那些,就在市场性和音乐性之间来回打转,被妥协。都不容易,与诸君共勉吧。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