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为何张艺谋的一小步是中国电影工业的一大步?

饕餮的设计同样是亮点满满,与无影禁军以及整个世界观一样,国内电影在魔幻历史题材中试图打造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并且有着不错的完成度的(你知道之前那些死得有多惨)《长城》在目前来看算得上是绝无仅有。饕餮内部纪律严明,不是一群毫无大脑的皮囊之兽,而是在首领的指挥下进行有组织有纪律的猎杀。有几个特点算得上比较有意思,一个就是饕餮之间的通力合作,在第一次进攻失败后它们还冒着被杀的风险拯救同伴,即便是尸体也不能留给人类处理。在捕获作战中饕餮解救同伴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这绝不是靠着个人英雄主义就能打败的敌人,从某种角度来看,为了惩罚贪婪的人类,上天将“贪婪”本身赋予了人类的能力

饕餮无论是杂兵还是皇后又有着暗绿色的皮肤,如果仔细观察它们头颅上似乎还有以青铜器上饕餮纹为原型创造的纹路,加上皮肤,这些家伙真的就像是从青铜器上爬出来的一样,同样也是一次历史与幻想的结合,虚虚实实亦真亦幻是构筑在历史上的魔幻题材最大的魅力。不过虽然有着中国特色,但骨子里却仍然走了好莱坞近些年来敌人设定的老路,《复仇者联盟》的奇瑞塔星人大军、《独立日2》中无数的外星飞船、《星际迷航超越星辰》的反派队伍都是相同的模式,再往前的话《变形金刚3》、《冥界警局》、《超能敢死队》、《哈利波特7(下)》、《木乃伊3》、《我,机器人》都有此套路的影子,好就好在既可以尽情的展现大场面,又提供了一个极为便利的收场方式。看出,视效和求稳是张艺谋这次的重中之重,不过这已经比一开始好莱坞编剧设定的单只或是几只的饕餮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不过《长城》的叙事节奏实在太快,104分钟对于如此的信息量而言已经是能想到的最小限度了,而大量的战斗场面也严重的压缩了铺垫时间与人物弧光完整形成所需要的时间。我们可以拿传奇影业2014年的《哥斯拉》来做对比,其前期铺垫非常之耐心,实际上直到这只庞然大物才算是大鸣大放的出现在观众眼前。对于第一场饕餮大战,若是再拿出十分钟做铺垫,其视觉震撼力都会被增强不少。

人物的性格塑造和心理转变的流畅度也受到了影响,比如马特达蒙饰演的威廉虽然在情理上说得通,但仍然缺少足够的说服力。不过很明显的一点是国师在限制每个角色发挥余地上有着自己的想法。这就是为什么除了小皇帝之外,这些从实力派到国际一线再到小鲜肉如一锅乱炖般放到一起却很罕见的没有出现违和感。在塑造无影禁军的时候不仅仅是在外观有着中国风,在内核上也被赋予了传统的中国价值观。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碰撞可以说是全片的一个关键表达,而集体主义的代表就是这支守护人类的军队。每个人即便个人能力再突出,也是作为一个庞大整体的一部分。(非常聪明的规避了演技问题,最大程度的对演员票房号召力进行了提纯萃取)

 

《长城》除了特效之外最令人欣慰的一点便是终于学会如何将故事本身与价值观输出有效地融为一体,很显然这种集体主义的精神没有通过长篇大论和诗朗诵一般的说教带给观众,而是在为故事服务的前提下做出了足够的努力。在手法上这与好莱坞极为相似,只不过这次是个人主义被集体主义精神所改变。威廉一行人为了生存与金钱,辗转在各国的战场之上,为皇帝,为教皇,为那些因为人类的贪婪而洒下的鲜血火上浇油。而在长城之上,他找到了真正值得为之一战的战役。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