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为什么昆汀的电影很少用原创配乐?

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不是现代电影,是一种后现代电影。“后现代”是指在现代电影的基础上才可能诞生的电影。后现代作品常见的手段有引用、重组、解构等,其引用、重组、解构的对象就是现代电影。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电影中的hip-hop”。hip-hop音乐的创作常用的方法有采样、重混,就是对已有的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甚至完整片段进行组合、再加工,融入自己原创的部分,形成与原作品完全不同的新作品。此前的音乐创作不可避免会用到曾经有过的动机、旋律等,但像hip-hop创作中“拿别人作品的一部分直接做元素(通常是不断反复的一小截),但完成品完全有了新的意义”这样的做法非常罕见。在电影领域,昆汀是这种创作手法的第一个集大成者。他的电影中充斥着如此之多的其他电影的组成部分,以至于抛开作品本身,只是找出其中的所有引用都成了一件乐事。我目力所及,这种做法登峰造极的一段就是《低俗小说》(我觉得叫“地摊文学”更贴近原意。Grindhouse更恰当的名称是“录像厅电影”)中米娅和文森特去Jack Rabbit Slim's比舞那段。从镜头、音乐、场景到角色、情节,内外穿插,用典无数,叹为观止。说回正题。昆汀的这种后现代电影,从桥段、对白、人物设置、场景布置,到镜头运用、配乐选择,各方面都有很多元素是从老电影来的,这是他的风格。(偶尔也会有点超过,例如《落水狗》的整个故事)另一方面,电影配乐的目的是配合画面,达成创作者的(情感上的或智力上的)意图。如果全用老歌就能达到目标,花的版权费也不多(这一点上昆汀也是一绝,“发掘”了不少一度被冷落的优秀歌曲),不用原创音乐又何妨。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