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越剧,毫不讳言自己本是个彻底的拥老派、怀旧派。在如今连戏歌都界定不清的混沌舞台上,越剧像极了失落灵魂的空壳,徒具花枝招展的粉饰,越剧?舞剧?话剧?歌剧?直情是个四不像了。亲历过那些骨子老戏的戏迷如我,究竟是幸还是不幸?无可奈何,放弃了舞台,转而在老唱片和绝版视频中追逐如梦中落花般的纯粹的越剧。
忘记已经多久不听尹派了,那些醇然馥郁的曲调尘封于记忆中,清醒的认知抗拒着渐行渐远的荒腔走板。我珍视着打动过我的那些声韵,将之封箱封缄,免受干扰。朋友笑问我,十生九尹,如此红火的尹派你怎么就不喜欢呢?我何尝不茫然若失,喃喃答曰都不是,都不是。我要的是尹太先生的尹,尹小芳、尹效芳的尹,百转千回,情深入髓。尹是内敛的,尹是儒雅的,尹是稳重端凝的。尹老的唱腔虽然行云流水,却不失重心,控制力极好。功力不济者往往唱得寡淡无味,中人欲昏,不懂控制者又失却定力,华丽惊诧地演绎起风流倜傥来。 天幸,偶得芳华团的全本舞台版盘妻视频,王君安的尹派,叫我如得沧海遗珠,惊艳莫名。之前也曾看过86年尹派演唱会,彼时的王君安年方十六,粉妆玉琢,未脱稚气,唱的又是折子戏,知道十六岁的她台风、唱功在前辈面前毫不失分,但还看不出特别的好。这一版盘妻实况,想来应是1995年四月芳华团南下在上海逸夫舞台献演的三台大戏之一。25岁的王君安,风华正茂,表演上正值巅峰状态,整台戏下来,酣畅淋漓,让人大呼痛快,真的好久好久没有看如此过瘾的舞台全本了。难怪太先生将之视若珍宝,王君安的天赋实在太高。很多人花痴她的扮相,确实好,确实妙,但这个只是加分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