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韩寒成为第二个姜文的可能性有多大?

我觉得啊,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根本不懂韩寒也不懂姜文,更加不懂电影,我们撇开电影技巧不说,姜文的“深意”和韩寒的“深意”是一回事儿吗?说得再远一点他们俩是一路人吗?   先说说姜文,姜文是典型的北京大院里长大的孩子,受到生活环境与时代的影响,他是既狂热地追求秩序与力量,又往往从这种秩序中游离出来、进入一种“夺权”的梦境,具体而言   1、强烈的仪式感和形式感(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头,一群孩子打架放国际歌)  2、追求大场面,(让子弹飞里马车跑着收银子、收枪,据采访说姜文要求拍出《宾虚》的感觉)  3、亦真亦幻的梦境与充满焦虑感的镜头剪切相交融(《太阳照常升起》里面火车经过篝火堆的那段)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如果让我比喻的话,姜文就像一群闹事的小屁孩里的那一个,而且他恰恰不是那个英明神武的带头大哥,而是一个内心狂热、却有着一些缺陷、但总多一点运气的孩子。请参考他执导的四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的角色(喜欢的姑娘是带头大哥的女人,后来混得不错而大哥却傻了)、《鬼子来了》(姜文的角色懦弱怕事,却幸运地躲过了屠村)、《太阳照常升起》(我认为这个最明显,老唐看上去孔武有力,却被房祖名带了绿帽子,而且性能力不足)。   你说《让子弹飞》?如果说姜文的前三部电影都是在做梦,而这一部电影恰恰是姜文走出梦境、戴上现实的面具表演给你看。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