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你觉得电影《芳华》好看吗?

我是在看了一半原著的情况下,去看了电影《芳华》,尤其是看到何小萍月下独舞那一段,情不自禁地流泪了。

这部电影的上映也是历经坎坷,原本定于国庆节上映的片子,拖到了现在。不过还是值得等待。

现在自媒体很发达,一部电影是否成功,从自媒体平台上可见一斑。《芳华》一上映,立刻霸占了多家自媒体平台。文章从各种角度、多重视角、多种体裁对《芳华》进行了剖析和解读。由此可见,《芳华》在激起人们共情上是成功的。

每个人看《芳华》,都有自己的感受。面我看《芳华》,除了青春、除了善良、除了牺牲之外,还看到了社会现实。

《芳华》中大致隐藏了三个社会阶层。

上层阶层

占据大量优质社会资源和上流社会地位

代表人物郝淑雯、陈灿

在父辈的荫蔽下,他们的生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他们有着身份的优越感,颐指气使、任意妄为。

只需一个轻蔑的微笑,便能把何小萍定格在被排斥、受欺压的阵营;

他们会在不自觉中捍卫自身阶层的利益。

得知陈灿也是高干子弟,郝淑雯置与萧穗子的“塑料友情”于不顾,火速与陈灿前嫌尽释,谈情说爱。

陈灿也毫不怜惜地踩踏了萧穗子的感情。

只因他们门当户对。

他们的婚姻属于强强联手,锦上添花。

大量优质的社会资源,就集中于他们之手,过着有钱有闲的生活。

中层阶层

凭借自身处世智慧,靠自己努力,过着随波逐流的生活。

代表人物萧穗子、政委、舞蹈指导等

萧穗子有一个右派的父亲,但至少在被打倒之前还是一个体面人物,不至于让萧穗子完全抬不起头。

但她的身份也只能在群体中左右逢源,谁也不得罪。

她同情何小萍,却不敢为何小萍说话。

爱人被抢也不敢理论,只能默默地咽下委屈,偷偷流泪。

她小心翼翼,如履蔳冰。

文工团解散后,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成为了一名知名作家。

政委和舞蹈团指导看似有权力,他们能决定何小萍的命运,却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看似光鲜亮丽,实则虚张声势,承受不起一点动荡。

下层阶层

没背景没地位,拼尽全力,也不能尊严地过活,努力的目的只为了拥有自己的平静与安宁。

代表人物何小萍、刘峰

何小萍,黑五类子女。

在家,没有家庭温暖;

在部队,受到战友欺压;

以最好的舞蹈功底,干着与舞蹈无关的杂务。

被派往前线,在残酷和荣誉之前,精神失常。

刘峰,木匠的儿子,善良、没有瑕疵的活雷锋,一尊人造的神像。

因为一次触摸,被拉下神坛,人生从此走向低谷。

哪怕是浴血战场的战斗英雄,也被社会狠狠地揉捏、踩踏。

几年前,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寒门再难出贵子》,作者是银行的HR。

每年都有大学生进入银行实习。他通过观察,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这些孩子进入社会后的发展,与学校教育没有多大的关系,起至关重要作用的是家庭背景,往大了说其实就是他所处的社会阶层。

大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个性和优势。有的实习生还是屡受夸赞的、干活勤快的好员工。

最终哪一类孩子会发展得好呢?是最勤快的?还是得到赞誉最多的?

都不是。

发展得好的,往往是家里有背景的孩子,稍稍动用一下手头资源,孩子就站到了比同龄人更高的高度。

这就是社会现实。

大多数社会资源,早已经按照某种既定的格局被瓜分,从父母那一辈传到子女辈。

如果没有大的变化,这个格局将渐趋固化。

就像前段时间听到的一个故事。

学校为了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做过这样一个比较。

让一群学生站在起跑线前,符合条件的可以向前跨一步。

“家里可以给你买手机的。”

“家里可以给你报辅导班的。”

“假期可以出去旅游的。”

“可以出国旅游的。”

 ……  ……

条件一个个提出,近终点线的人却越来越少。

的结果让人唏嘘

当有人已经站在终点的时候,还有人依然站在起跑线上。

也许学校的初衷只是鼓励努力学习,可隐射出的社会现实却让人垂头丧气。

当你拼尽全力,有人却轻轻松松地把你超越。

五年前,一部历时50年拍摄的纪录片完成了。

导演拍摄的初衷,是想验证在英国社会能否超越所属阶层实现跃升。

50年过去了,的结论让人悲哀

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

这就是英国BBC拍摄的一部纪录片《56UP》。

导演选取了十四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他们七岁开始,一直到56岁。

出生于精英阶层的孩子,上的是私立学校,阅读的是《金融报》或《观察家》,从小目标明确,都过上了上层比较优渥的生活。

中产阶级的孩子,大多生活得比较平淡安宁,按部就班。

那几个来自底层社会的孩子,很少能上到大学,从事的都是非常普通的服务性工作,这样的境遇也延续到他们自己的孩子。

《56UP》主人公年轻时

这样的阶层固化听起来确实让人非常沮丧,整个世界都成了灰色。

但你要知道,阶层固化现象古已有之。

在我国古代,民众已经有了“三教”“九流”之分,有了“官”、“民”之分,有了“九儒”“十丐”之分。

各个阶层对社会资源的取得和分配,也不尽相同。

依然可以通过努力,让自己的阶层跃升。

文人可以通过考取功名,入朝为官;

普通民众可以建立军功,获得封赏。

当上升通道越来越狭窄、阶层固化越来越严重,难道就此放弃?

《56UP》主人公成年后

纪录片《56UP》中,就有一个例外。

农家子弟Nick,通过自我奋斗,考上了牛津大学物理系,成为美国著名大学的教授。

他是纪录片中唯一一个成功晋级精英阶级的人。

还记得《超级演说家》里的北大才女刘媛媛吗?

她同样来自农村。她曾说自己家连寒门都算不上,因为她们家就没有门。

在那样的家庭中,她通过自己努力考取了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

像她那么拼,她的未来又会怎么样呢?

刘媛媛

人生真的没有可比性,我们能够做到的,是瞄准一个目标勇往直前。上升通道虽然越加狭窄,但依然有人凭借努力跻身向前。

哪怕不能实现阶层的跨越,但至少我们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就像《芳华》中的何小萍与刘峰。

他们踏实努力地活着,过往的经历沉淀为生活的勇气,与自己的境遇和平共处。

这份平静恬淡,让萧穗子无比感叹

“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倒是刘峰和小萍显得更为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 ”

禾田飞歌多家平台专栏作者,资深媒体人。‍‍武,能在凶猛都市披荆斩棘;文,亦可东篱采菊禾田飞歌。微信公众号禾田飞歌(IDahetian2017)‍‍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