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节目为了刷收视,喜欢挖掘的是所谓“背后的故事”。我们常会看到节目里选手唱完歌或演完讲,泪 眼朦胧地讲讲自己去世的父亲、少小遭受的苦难。不可否认,这能让一个节目看起来很立体,但不少节目就由 此剑走偏锋,选秀变成比惨,《舌尖上的中国2》直接变成了讲一段故事然后顺便做个菜。邱晨讲不出这些故事,她的声线一直很平,看上去没有特别演讲腔的大起大落,她是一个顶级辩手,逻辑清 晰。但就是——没什么综艺性。很多时候,由于她非常理性,反而很多时候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我想恐怕也只有在《奇葩说》这个节目上,她能走到。她之前参加《超级演说家》,讲“如何看待胜 负”,就输给了饱含感情讲了父子情深的艾力。演说家这类演讲节目,我也接触过,前段时间去北京录过一期,被乐嘉老师按灭了,没能晋级。当时我选了科 普主题,和编导对稿子的时候,编导就直言不讳你讲这些科普还嫌深,你稿子里出现了“费马定理”,你却 没怎么细解释,这就得让不少观众转台。编导又说你想想晚上打开电视的人都是什么群体?他们就是些上班 累了的大叔大妈,没什么水平,你讲深了根本没人爱看的,你不如讲点独特经历什么的,更招人听。 我朝的电视受众群体是不是接受水平真的这么低,是不是讲点难的就会换台,我不专业,不敢多说。不过, 《奇葩说》导演组愿意选择邱晨这个毫无综艺卖点的新咖登场,邱晨决赛里关于时光机的辩题也出现了“时序 保护猜想”这样的术语,之前薇薇姐讲长生不老的一期谈了快一分钟的高维空间,都没被剪掉,这也是《奇葩 说》团队对观众接受能力的信任以及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