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出乎意料的片子,本以为是一个拍给90后观众看的小妞电影,结果电影商业属性外壳下承载了太多导演的私货——梦想照不进现实。曾经看过一句话“很多导演一生都在拍一部片子。”其实,顾长卫也是这样的,从最早的《孔雀》到《立春》,再到现在这部片子,他都是讲述生活与理想的矛盾和纠缠,只是时间和地点换了,这种焦灼的状态依然存在。
沙果,一个“北漂”编剧,和他的兄弟黄小瓜、阿呆组成“梦想三剑客”,一心想拍一部叫做《与狼同居的日子》的电影,,他们与自己的理想始终一步之遥,甚至在追梦的过程中,他们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强大的生活面前,理想变得一文不值,他们一次次的被生活碾压,最终逃离了北京。
电影中的悲剧人物是黄小瓜,他在经历了一次次的惨败之后,回家变卖家产凑足钱来北京排练话剧,而后在癫狂的排练之中坠楼而死。这和顾长卫的第二部电影《立春》中的王彩玲是相似的,王彩玲也曾穿着歌剧服装跳楼自杀,还是败给了生活。
在黄小瓜的世界里,生活和梦想是二元对立的,他会觉得放弃梦想就是向生活妥协,这也是他所不能接受的,,在房东大姐的“这是北京,这是CBD”的吵吵声中,梦想已经把他们剥光了,只剩下尊严,也许他们不知道,房东大姐曾经是唱歌剧的,也曾在《为了艺术为了爱情》中激情澎湃。电影中的每个人物都在世俗生活中苦苦挣扎着。黄小瓜为艺术牺牲,阿呆为了艺术出卖兄弟和灵魂,沙果遭遇了爱情失败和理想破灭,回到家乡开饺子馆。生活永远是最厉害的编剧,它用一个叫岁月的东西,磨平你的棱角,冷却你的激情,然后在它的戏剧里给你安排了一个最世俗的角色,平平庸庸,直到终老。
顾长卫聚焦的是当代年轻人的状态,并用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整个电影呈现出来,嬉笑之中有深情,贱浪之中有真爱,批判力度不及《孔雀》和《立春》,电影给了观众一个光明的结尾——女神回归,事业渐入佳境。也许,这些情节只有电影中才能产生,这时候,电影才是一个造梦的工具。都说艺术模仿生活,但生活要比艺术难的多,姜文说,一代人来,一代人去,太阳照常升起。但更多的人的太阳并没有升起,他们也只会再给家人打电话时说“我在北京,挺好的。”挂下电话,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