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韩寒的口才为何与其文笔水平不太相符?

1999年央视《对话》节目。大人们担心小孩子们跟着韩寒学坏,组织了个批判会。两位专家在自己的知识体系里面自说自话,不愿去面对眼前活生生的韩寒。只有黄思路充满了善意。这大概是后来认为年轻一代会更好的原因之一。2008年鲁豫有约,聊的很自然。展现上学的时候感情生活各个侧面,后来韩寒不大再愿意聊这些。后来2014年和韩乔生聊少年时候的足球是很精彩的。2008年与陈丹青的《零点锋云》。谈对阅读的看法,对故乡的看法等。陈丹青不吝赞美。2010年NHK的采访。日文资源。2007年何东的凤凰道·非常道。谈写作赛车父母。问题都很好。CNN的采访,台湾TVBS的采访,2010年香港书展与读者见面会。韩寒最意气风发之时。2012年湖南卫视成人礼演讲《远行》,2014年佳访。谈了电影女儿公知代笔等几乎所有公众关注的问题。2014年焦雄屏的聚焦。一部分流露出很重的悲观主义。湖南卫视《新闻当事人》两期。2014年这期谈了很多家庭感情问题,采访者应该对韩寒的家庭很熟悉才能问,韩寒也才会回答。2017年与蒋方舟在腾讯电影沙龙。的提问环节,有人问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无力感,蒋方舟回答的相当好。2014年央视电影新力量演讲。2014年人物杂志的视频专访以上视频在网上基本都能找到,可以按照关键词找一下。韩寒的采访有个特点,如果采访者准备充分,问的问题好,那么他会回答的很好。比如佳访李佳佳的问题尖锐而全面,韩寒对这些问题一一应对。如果问得问题不好,那么韩寒会将问题用自己的理解重复一下然后按照自己理解的问题去回答。比如上面没有列的一个vice的采访,问题集中于年轻一代在消费主义中的选择的,采访者想听到的是这好还是不好。韩寒怎么可能轻易对别人的生活方式做价值判断呢。只能回答尊重多样性选择,没有别的回答方法。韩寒仍然埋了梗,就是在回答关于流行音乐的时候韩寒说他最近在听腰乐队的世界呢分钟,这首歌和整个韩寒的观点是反着的,韩寒把自己另一半观点埋到了这首歌里。,韩寒的各个节目极少去面对镜头,比如两次快乐大本营可以明显看出。我认为这是韩寒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这种心理防卫一是抗拒在舞台上进行表演(他属于那种在公共场合内向克制的人),二是不愿意将内心公开表达,因为他知道他说的话是面向受众的,受众未必会接受他的观点。相比之下,越到后期的韩寒越不愿意去放肆的去说,早期韩寒在接受娱乐杂志如VOGUE、南都娱乐、时尚先生、GQ的时候说了很多引起争议的话。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