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如何与疾病和绝望相处?

医院是地球上最充满矛盾与悖论的地方,因为死亡是绝对的,任何人都逃避不了,而医院却天天常干着逆天救命的事。医院迎接新生生命,也送走死亡躯壳。医院里经常闪现人性的万丈光芒,却也常充斥着人性的寒心幽暗,是神与魔拉锯的道场。

在焦头烂额的就医路上,如何觅得专业靠谱的良医,是每一个患者和家属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我们会不吝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当我进入到医院对接上医生后,我们是否会放心的将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交给主管医生呢?是否愿意多给这些陌生的医生,特别是年轻的管床医生多一些信任、多一点信心?失去了信任与信心,同在一个战壕的医患双方又如何一起同心协力共同狙击病魔?当与病魔的斗争告以失败后,我们又是否能给这些医生多一份理解和包容呢?

依稀模糊记得《心术》一书中曾提到

这世界有三样东西对人类是最重要的,Faith (信),Hope(望),Love(爱).我能看到的对_三_字最好的诠释,就是医院。-----------六六

如果《圣经》里的“信望爱”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东西,那么医院就是最淋漓尽致的集中展现诠释的地方。

From Internet

本文作者贾双谊,是磁爱君未曾见面的最熟悉的陌生人-微信朋友,因为他家小朋友急危重症就医过程中有过交流,未曾想过只言片语会对他和他的家人会有多大帮助,但细读此文,深切感受到,医者父母心的不经意的一句话,都有可能对患者及其家属产生莫大的心理助力。有感于医学人文关怀、人性抚慰的力量,经作者本人同意授权,特此与君共飨。

前些日子,家中小儿急症重病,我身心终日耗在医院,耽搁了工作和文字,甚是歉意。

这两个月,经历生死过山车,痛苦绝望,犹若炼狱。先是坏消息一波渐平,一波又起,跌入深渊,深不见底。黑暗至尽,痛苦欲绝之时,忽见一线光明,贵人频显,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晴日无多,又遇黑暴,再跌地狱,犹如立于魔前,见其血盆大口冲来,无力拔腿逃跑,唯有恐惧其上前撕咬。绝望至深,漆黑暗屋,万门皆闭,突开一窗,心魔幻影,骤然遁形。前途虽有险阻,我心定若磐石,小儿金石意志,神灵慈悲加护,家人朋友温暖伴随,唯有砥砺前行。

目前我家小孩已经顺利出院,身体恢复状况良好。为了感谢在过程中帮助我们的朋友,特写此小文,分享我自己在面临困境时的挣扎和醒悟。

生病,是正常的

生病,就像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出生、衰老和死亡一样,是人生必经的过程,每个人都逃不过此劫。

有些疾病,不是你运动锻炼身体就可以避免,不是你笃定宗教信仰就可以避免,甚至不是你和你的家人经常做善事就可以避免的。

实际上,每个人都会生不同的病,有些是天生的,有些是偶然的,有些人生病次数少点,有些人生病次数多点。总而言之,生病是正常的。

如果我们认为生病不正常的,或者是可以完全避免的,那么一旦我们自己或家人朋友生起病来,要接受它就不容易了。

生病,就要面对

面对和接受疾病,这对生病的人和家人都是很困难的事情。

有时,我们用抱怨”老天不公“来逃避生病的事实。

我们会一直追问自己“为什么我积德行善还会得病”“为什么疾病会降临到我或我的家人?”“让我为我的家人受这个罪吧”。这些纯属妄念执念。

说到底,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上天的事情,不是我们这种凡夫俗子的事情。如果一定要找原因的话,我们只好说,“上天自有其美意”。

有时,我们用“追究生病的原因”来逃避生病这件事。

生病了,是生活习惯问题哪?是前一段时间游泳呛到了?是体质本身的问题?还是上一个医生误诊的原因?纠结其中,不能自拔。实际上这只是我们不愿意接受和面对这个疾病的一种逃避表现而已。要知道,很多病医学上都找不到原因,把找病因的事情交给医生和科学家吧,咱们专心找医生看病就好。

有时,用“拼命的胡思乱想,病后的各种后果和影响”来逃避生病这件事。

这种事情毫无意义,只能徒增恐惧和烦恼。“吓自己”有时候也是一种潜意识自我逃避的方式。我们通过恐惧的幻想告诉自己“这件事我已经经历了,未来就不会发生了,即使发生我也不怕了”。

恐惧,不会战胜恐惧,只会加深恐惧,让我们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在过去几个月,每每我幻想后果时,我就会告诉我自己坏事还没发生,不用这么着急去“追求”它。

根据最新量子心理学研究,你将你的精神能量放在什么东西上,就会吸引什么东西发生。想着坏事,坏事就会发生,想着好事,好事就会发生。

圣严法师说,眼前当下。

眼前当下,就是找医生。

生病,要找对医生

我想说的是,别再相信那些“小孩生病多喝开水就可以自愈”的微信心灵鸡汤,以及对西医和抗生素的过度诋毁和恐惧的文章了。这种文章以前深以为然,现在觉得其中多有偏颇。

生病就要看病,自己懂点医学常识,固然是好的,切忌不要过度自信。

如果觉得自己比至少读过5年以上医学专业的医生还牛,那就要不得了,只能害人害己。小孩连续高烧两天以上,吃了美林退了后还持续烧,建议直接去医院,而且一定要去“自己信得过的权威医院”,而不是找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小诊所或社区医院(如果小诊所和社区医院有你信任和熟悉的医生除外)。

大医院专家为什么值得信任,因为他们能进入大医院都是经过层层专业考核的,他们见过的各种病例多,对疑难杂症有一定的鉴别力和知觉。

如果有朋友是医生,请好好珍惜你的医生朋友,对他们好点儿。

因为他们日常非常辛苦专业工作,救死扶伤,还要受各种医闹的骚扰。我们的医生朋友可以在关键时刻给你专业建议,如果他不是这个专业的,他们都热心借助他们的医学人脉圈帮你找到合适的专家医生。

在中国乃至全球,医生专业圈子永远是我们每个人最值得珍惜的朋友圈,他们除了医生的职业外,和我们其他的朋友一样,热心、无私和可爱。谢谢在这几个月帮过我们的医生朋友,特别是ICU的武主任。

生病了,多问,少百度

自己或家人生病了,对于我们这种非医学背景出身的人来讲,除了去医院就是去百度,去百度去看看对这个病的解释。

我自己的经验是,可以看看百度了解一下,不能全信,不能多看。百度上的医疗信息多是一些疑难杂症,把所有可能的风险都列进去了(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全面权威),我们往往更容易被“可怕的事情”吸引,越看越害怕。百度上有一些诱导性的医疗广告,容易让人上当受骗。

我的一个长者朋友告诫我,生病了,不要老是去上百度。我谨记在心,要相信专业医生,而不是百度。

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专业和判断,对同样一个病情和报告,他们可能有着不同的认知。

要把全部病情和报告给医生看,不要藏着掖着;要多问几个专家医生,不仅要了解他们的判断结论,还要多请教他们的判断依据,这样就可以交叉对比印证,兼听则明。

还是要相信专业。影像科的资料,要相信影像科专家的判断。最好找影像科熟悉的专家来看片子,听听他们的分析和推理依据和过程,而不是简单相信写在报告上的结论,报告上面有些结论是专业规避风险的词汇。谢谢昨天影像科的留美归来的艾博士给我上的一课。

遇到家人生病的这种事,千万不自己扛着。

要多和家人和朋友聊聊,并主动寻求帮助和支持。有时候你认为天大的事儿,对有类似经历的朋友是小菜一碟,分分钟就帮你解决了;你永远不知道你的朋友圈有多强大,这次我小孩生病,我的朋友发挥了“伟大功劳”,天南海北的朋友,帮忙联系医院医生,专业咨询和热心安慰,到医院探视送饭等等,也通过这场病劫新认识一些朋友。

患难之情,终身难忘。

生病了,要照顾好自己

和自己对话

自己和家人生病了,紧张恐惧,甚至绝望无助都是很正常的。不要排斥和压抑自己的情绪,要和它好好相处。晚上如果睡不着觉,也不要逼迫自己睡觉,和自己对话,把情绪和想法说出来、写出来和录下来。我的经验是,当你接纳你的“负面”情绪的时候,它就没有那么强烈了,破坏力就会降低。觉而不随,然后生智。

和神灵对话

祈祷,是面对疾病时一种获取精神能量的重要途径。在自己最无助的时候,向自己笃信的神灵虔诚祈祷,祈求_保佑自己和家人离苦得乐,积蓄战胜病魔的能量,用愿力改变能量场。和自己生病的家人进行心灵对话,即使对方听不到看不到摸不到。我深信家人之间的情感力量,可以超越时空进行连接,并彼此滋养。

听智者的话

50天前,我孩子刚住进ICU的时候,武主任和我说,你和太太两个赶紧回去好好休息,治疗的事情交给我们医生来做,你们这段时间要好好的把身体养好,备着孩子好转和出院后长期作战。

后来我爸爸来到我家,看到我和太太心力交瘁,就找我们谈话你们两个为了孩子的事情睡不着觉,我完全可以理解,你们两个还是要安心睡觉。生病这种事,不像工作,你熬几个晚上不睡觉就可以把活干完了,你们几个晚上不睡觉于事无补,还有可能把自己的身体熬坏了,将来怎么照顾小孩?

我爸爸和武主任都是经历过大事的人,他们在关键时刻的劝勉,对我自己的心态调整影响很大。

我们这种在职场打拼久了的人,往往有一种“问题解决强迫症”。遇到问题就想着快速解决它,这种想法在疾病治疗方面是行不通的,治病需要过程,有时候你可能什么也做不了,或者“什么也不做”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这是我这次学到的。

疾病,我们一生的功课。

人生,有生、有老、有病,终有死。

我们无从决定全部,我们有权选择如何面对。

年少时不懂,年长时方悟。

面对疾病,

即便我们积极面对,亦不能全胜而归;

但消极沉迷,必将万劫不复。

唯有面对接受,方才能处理放下

此乃吾辈一生的功课。

爱家人,就先要把自己照顾好,才能和家人永度美好时光。

爱公司,更要把自己先照顾好,才能为公司长期打拼。

家人和工作,和自己的健康之间,不是一道“选择题”,也不是一道“是非题”,而是一道关乎人生论述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祝平安、健康、幸福!

磁爱心愿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愿上苍赐福于你

愿世间再无苦痛别离

就医路上,在医院病房,是信(Faith)望(Hope)爱(Love)最淋漓尽致展露无遗的地方,但愿在这神与魔拉锯的道场,在场的每一位都能被温柔善待。

磁爱君会继续为大家带来关于生命、健康、医学、人文、人性、信仰、死亡、关怀等等一切与医和你密切相关的人与故事。

让故事见证我们的成长。

Hey,我是磁爱君,下次再见。

磁爱医生&医疗是由一群有梦有爱,有趣有料的临床医学博士为主体核心的新医疗模式探索团队,自成立起即践行“为万千家庭提供高品质的健康&疾病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年轻医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温度的品质医疗理念,希望聚合团队的微薄力量去撬动并改变看病的原有方式,真正让看病成为温暖可及的小事!

供稿| 贾双谊

编辑| 尚明薇博士

监制| 刘紫庭博士

审核| 邹勇 博士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