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这方面其实不一定像cpu一样可以靠速度的提升这种简单标准来衡量。但一定要做出区别来。而最大的区别恐怕就是开宗立派了。所以路易斯阿姆斯特朗(bebop)、chuck berry(摇滚)pink floyd(前卫)nirvana(垃圾乐)、metallica(thrash metal)、詹姆斯布朗(funk)、雷查尔斯(灵魂乐)之类,虽然他们也只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做出了一些微小的成绩,但他们足以被称作跨时代了。这样的音乐不一定火、不一定百听不厌,但却对后人产生无尽的影响,会永远受人崇敬。能直击人心的音乐,就可以跨时代。根植于生活土壤之中,用经历、用灵魂谱写的音乐,有着无限的生命力,可谓“跨时代”。如裴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他用自己的苦难经历,用永不悲观的人生态度,用执著上进的音符,畅舒了与命运抗争的情怀,励志之思的唯美作品,没有时代的局限,永恒的艺术生命力!阿炳的《二泉映月》,唯美地表现自然景物之丽也,不受时代局限,“跨时代”欣赏,依然芬芳!能引发每个人心灵共鸣,敲击灵魂深处,产生暇想象,并且带来听觉上的愉悦的音乐,都应该可以跨时代。貌似从 八度空间 开始,我们就习惯了说周杰伦的专辑没变化,缺乏新意。是这样的吧。可是, 叶惠美 这张可以与 范特西 媲美的专辑横空出世时,还记得我们有多兴奋吗?平心而论,我现在对 叶惠美 很矛盾,他的经典无以加复,但一不小心他也成了之后不断复制的周氏模式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