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睡前看完了电影《超脱》,电影结尾亨利面对着空空的教室朗读着爱伦坡的《厄舍府的倒塌》,那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压抑氛围如针般触动了那颗波澜不惊的心,然后情绪如洪水般汹涌而出,一发不可收拾。
这是一部讲述苦痛的电影,无法割裂的自我与现实世界,一方面我们在那些想要拯救,想要寻求救赎的瞬间,感觉到无比的无力,另一方面我们感觉到失败,感觉到自己局限的一切里时,仍然试图追求无限的美好。主人公亨利无法摆脱童年母亲在自己面前自杀的阴影,无法承受在现实世界想要救赎他人的却又无能为力的徒劳感;无家可归的少女艾丽卡迫于生计沦为妓女,不得不生活在重重的假面下,用肉体与尊严换取生存的权利;胖女孩梅丽拥有与外表不相符的脆弱灵魂,她的外表被同学耻笑,她的绘画爱好被父母鄙视;虐猫少年是施虐者的又是受虐者,猫只是其内心深处“受虐者”的替代品……
电影片名实为《detachment》,中文译名《超脱》又名《人间师格》,虽然电影本身和人间失格并没有关系,但我不知为何总觉得电影与《人间失格》里夜藏一开始的独白有某种相似之处;电影开头用了加缪的一句话“And never have I felt so deeply at one, and the same time sodetached from myself and so present in the world.(我从未如此深刻地感受到,与灵魂相距甚远,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主人公亨利的确有一点点像加缪的《局外人》,所以电影可以说是多了点人情味的局外人和人间失格的结合。
影片虽然译名《超脱》但在我看来主人公亨利在并没有超脱,也许他以前是超脱的,超脱地选择当代课教师,如幽灵般在每个学校短暂停留后便离开,不与任何人深交;超脱地选择照顾曾经性侵过自己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外公,即使每次去医院都使他痛苦不堪;超脱地将收留的女孩艾丽卡送去孤儿院……但当他的超脱间接致使胖女孩梅丽服毒自杀时,亨利变得不超脱了,她选择给艾丽卡爱和家庭,于是出现了整部影片中他仅有的温暖场景,亨利和艾丽卡在阳光下拥抱在一起。
只是,那温情只存在一秒,随后颓唐的废墟中将那一切美好统统击碎,独留亨利一人在空空的教室朗读着爱伦坡的《厄舍府的倒塌》。
影片也许是在告诉我们,世上没有人能够超脱,就像亨利在梅丽自杀后抱着梅丽喃喃自语道“会好的,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只是自欺欺人罢了。人生是艰难的,充满着痛苦;人生又是美好的,生而为人是多么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