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合理,但这是一种知识产权的保护方法。
目前这种现象的确很普遍,QQ音乐上也存在这个现象。不过我觉得这个其实是我们国家一种版权意识的进步,毕竟音乐版权也算知识产权的一种,也是音乐工作者劳动的付出。所以我觉得这种付费也是理所应当的,不过有些企业是否会通过收费而赚钱,这个我们无从得知。
音乐,也是创作人和歌手辛辛苦苦劳动的成果。过去音乐人可以销售磁带和唱片盈利在互联网时代显然通过传统方式盈利越来越不可能,所以数字版权就成为主要的销售手段。
以QQ音乐为例子,如果你仅仅是微信或者QQ用户,不是QQ音乐的会员的话,很多音乐是由于版权问题只能试听,QQ音乐会提示你有几首VIP音乐只能试听30秒,这样你听音乐的感觉就很不好,所以在满足版权方的要求的前提下,腾讯QQ音乐想了各种方式来收费。
第一种是付费音乐包。付费音乐包可用让你下载付费音乐(300首/月),可以试听和下载SQ、HQ品质的音乐(包括付费音乐)。第二种是绿钻会员,绿钻会员其实就算付费音乐的基础上加了一堆花里胡哨的基本不会用的特权,然后多收了一些钱。
有很多朋友搞不清楚绿钻和付费音乐包的差异,还有一些朋友本来开通付费音乐包就可以的,依然办了绿钻会员,反正一般人弄不清楚这两个有什么差别。
那么是不是开通了绿钻或者付费音乐后就可以下载所有音乐高枕无忧了呢?不是这样的。如果你想通过QQ音乐下载后,导入其他播放器,还要受到某些音乐的版权限制。下载到本地,腾讯会提示你应版权方要求,此类歌曲会员用户下载后为专属格式,拷贝至其他播放器可能无法播放,需要你单曲购买。
这对于我这种使用无损音乐播放器的消费者是很要命的,这意味着我们开通付费音乐包后,还需要再付钱购买音乐才能导入第三方播放器。所以我也会找一些无损音乐的网站来下载我喜欢的音乐,毕竟手机的HIFI播放效果是不够的。
不过,这也证明,现在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意识也增强,愿意为知识付费了。我认为这个才是正常的知识付费模式,每月不到10元对于我们真没什么,这比付钱给那些整天罐鸡汤的知识付费骗子要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