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偷奶爸》时隔三四年才出一部是很正常的,因为无论票房有多好,口碑有多高的电影,从这个系列的这一部到下一部都会需要制作时间,而欧美的动漫电影制作周期通常为4年左右,比如说《疯狂动物城》制作就花了五年时间,而长制作周期也正是欧美的动漫电影能够保持高水准的原因,因为只有时间充足,特效建模才能更好地完善,剧本构思才能更好地打磨。要是《神偷奶爸》每一两年就会出一部续集,那他还能保证如此高的制作水准吗?还有如此好的口碑吗?
而在中国,动漫电影的制作情况却恰恰相反,制作快,上映快,之后一贯的恶评成为了标配,就连制作水平,口碑在国产动漫电影中算上乘的《精灵王座》的制作周期也是不足两年。我认为这个现象不是国产动漫电影一家所有,而是整个国产电影的通病。
当今电影立项方面跟风现象严重,2016年的猴年,西游题材的电影就有23部立项。我在这里很想吐槽一句“你们只看着猴年这个热点,看着西游题材在2015年的火爆,想过这么多同题材的电影观众有胃口消化得下吗?”
我想投资方和制作方是不会考虑的,他们只会想着早立项,早上马,早上映,所谓兵贵神速,既然观众无法全部消化,那么只要我比其他人早一步端上饭桌就好了。,中国电影市场总会出现某个题材一热,就会有一大批电影跟风上马上映,前几部赚到了钱,后面的那些死在观众的口碑下。前几年的“青春热”,这些年的“IP热”都是一个道理。
而很多依靠特效的国产电影也正是打着特效吸引眼球,死在特效上,比如说曾经在网络上吸引眼球的《爵迹》《长城》,他们被广为诟病的,粗糙的特效背后,就是将原本一年的特效制作时间压缩至一百天的浮躁。
,更不用说特效渲染撑起半边天的动漫电影了。时间,才是他们最大的硬伤。
中国人能拍出好的动漫电影,比如说《大圣归来》,它的制作就整整用了八年时间。听到他的第二部要在两年完成这个消息时我却不禁担心了起来。
动漫电影,你真的不要那么急,只要质量过硬,无论过了多少年,观众都会记得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