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乐器中,提琴的音色相对更接近人声。小提琴的声音完全可以很好听,出彩的独奏也并不少见。用这个栗子是因为乐曲是影片伴奏,易于让人接受,至于独奏的古典音乐呢,例子更多,可能就没这么有说服力了(对一部分人来说)。的确,独奏的钢琴曲很多,也往往很好听。钢琴和提琴对乐曲的表达方式是有区别的钢琴侧重于表现和弦以及多个旋律的组合,提琴一般不会大量用和弦,它对每个音的刻画都非常细致。,提琴表现和弦的难度大,对技巧和能力的要求都相对较高,达到表现复杂的和弦、旋律则需要更多功夫。提琴与其他主流西洋乐器不同,钢琴、管乐器,包括同是弦乐的吉他,只要不按错键(或者钮,品),音就一定是准确的。提琴则不同,它的音是连续的。左手需要相当的手感才能达到较好的音准,与此,提琴的音是连续的,弓的速度、压力、与弦的接触位置、不同的弦,都会对提琴的音色产生很大影响。实际上,即便是对完全没学过钢琴,当告诉他钢琴上哪依次7个键是do re mi fa sol la ti,再告诉他小星星的旋律是do do sol sol la la sol, fa fa mi mi re re do,但凡有一点乐感,经过几分钟的摸索,他也能弹出这个简单的旋律,而且很好听!但换做是小提琴,别说几分钟,哪怕是专业的老师过来连着教几个小时,也很难把握好音准、音色。这就意味着,钢琴虽然乐曲更复杂(两行谱、很多个音的和弦),但很快就能演奏出好听的曲子(尽管曲子实际上很简单,音是准的,音色也几乎不需要额外的控制,稍有点节奏感即可)。提琴呢,学了好几年,可能还会常有走音,音色还像锯条锯铁管。也就是说,提琴呢,至少得几年的练习,能一定程度地把握音准和音色,才能演奏出像样的乐曲来。很多人学不下去,或者只是听到了还在练习找感觉的同学演奏,就认为很难听,这恐怕就有失偏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