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为什么粤语版的歌词似乎总好过国语版?填词人

你若讲同一首曲的两版歌词,似乎大概率都是粤语版的更好,我是赞同的。原因有一是,毕竟香港两伟文这种天才作词人作品是粤语写起来更顺手,再写国语版虽不像外国人读中文,也总有些生疏,自然粤语版好的更多一些。你要找国语更好的词,也是有的,不如粤语版更佳的那么多而已。你又想,为何国语作词人歌词不翻成粤语版来唱。就要扯到粤语的音调问题了,有一个苛刻的准入门槛在。粤语歌翻成国语,因为大陆市场大呀,而且国语比粤语好学的多。你要国语歌翻成粤语,难道是大陆歌手去争香港乐坛么?(苦笑)所以真正造诣到的,如李宗盛也不会去做这种事情。一是改变了用词环境,国语词人写出来的粤语歌词肯定比粤语词人写的国语词更烂,此条不接受反驳。二是没有钱赚,实在没有这个必要非做这么个事情。你不能说国语歌词就是比粤语歌词差,我们只说同一首歌的粤语版比国语版好的概率大多了。

这里又要另开部分来说,光说用语习惯,并不能为“粤语歌词看起来更艰深更有韵味更有冲击力,粤语歌手发音也更精致”提供保证。这要提到粤语是有九个调了,九个调不一定是好事,比如学起来是真的难学,就像外国人学中文一样,门槛太高,平常的使用也有不少错音的笑话。在歌唱来说,显得更为丰富了。题主讲粤语歌词更像文言文,跟粤语的用语习惯有关系。比如很多的倒装,“我先去吃饭”成了“我食饭先”。很多的文言用词,比如像和似,没有和未,今天和今日。很多的语气词,“你吃饭没有”变成“你食咗未”。你看惯了国语用法,看文言文觉得艰深难懂,那么粤语歌词也具有部分这种艰深。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倒装需要变回来,省略需要展开,古词要变今词,语气词需要结合语境。韵味就是这种半文言的韵味。艰深和冲击力就在这一来二去的脑力理解中出来了,而且表意更为丰富,是因为这种半文半白的粤语用法能在同样音调下塞更多词藻意蕴进去啊。举个例子余情未了/为爱 总有记恨 我讲真余情未了你用普通话讲,四个字讲不完的,讲出来也没有味道。而文言用法就很舒服。再来其实我怕你总夸奖高估我坚忍其实更怕你只懂得欣赏我品行无人及我用字绝重拾了你信心无人问我可甘心演这伟大化身其实我想间中崩溃脆弱如恋人垂在你两臂中低得不需要身份坚忍,品行,信心。这种词虽说太直白没有味道,前面太多词堆起来场景了啊。配料更丰富更容易出感觉吧。跟国语词里的古风歌词有接近,古风歌词作词者差了太多所以显得粤语词更值得推崇吧。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