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李龙吟说,有些演员,只拍自己的正面镜头,其余的都用替身,理由是其他镜头没有时间拍。事实上,还有一部戏在等着他。时间就是金钱,在这部戏少拍一天,就意味着在一部戏中多拍一天,就可以多拿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片酬。有些名气大的演员为了赚钱,甚至跨着好几部戏。
所谓替身,是指替代别人的人,在电影、电视剧中指代替某一演员完成规定的动作的人。在大家的印象中,以前香港的很多电视剧里有武打替身演员。我们看到银幕上的武打明星,飞檐走壁、身轻如燕,一招一式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而实际上,这些动作,大部分都是默默无闻的替身演员完成的,他们在工作中大多不能露脸,有时吊着威亚转三转,有时被汽油弹炸得翻两翻。武打替身演员的存在情有可原,毕竟有的动作太危险,需要专业人士才能完成。,现在的明星们拍戏,明明是靠脸吃饭,也不需要什么技术性动作,却大多数用替身,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
究竟是什么造就了某些演员拍戏大多用替身这样的状况呢?
,部分新生代演员缺乏社会责任感。当下的很多年轻演员,靠着颜值吸引粉丝,偶然成名后,便徜徉在虚无缥缈的追捧中,完全不把演技当回事,也不愿意花时间去打磨、提升演技,觉得自己名气大,有话语权,拍戏开工迟到早退,剧组也拿自己没办法。再加之各种剧本等着自己,得靠青春年华多挣点钱,所以在各个剧组中轮回拍戏露脸,哪里有时间认真看剧本,哪里有空间不断磨练演技?这样毫无责任心的演员自然就得找替身完成拍戏任务了。
,大量粉丝对偶像过于宽容。当下的粉丝们对偶像的追逐是狂热的。在很多粉丝眼里,自己喜欢的明星什么都好,即便吸毒也是帅帅的,即便违背社会公德,爆出丑闻,也是被圈内风气带坏的。在这种包容与宽容下,演员们拍戏用个替身算什么?演员没有演技算什么?试想一下,老一辈艺术家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家,能够成为演技派,就在于观众对他们的要求高,导致他们产生了危机感,进一步增强了磨练演技的动力。而粉丝们对偶像的包容与宽容,自然便会助长演员滥用替身的风气。
,艺人公司逐利严重。艺人公司为了捧红一个艺人,在前期投入巨大,各种宣传、推广、制造绯闻等等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演员红了后,便将其当成了赚钱工具,将当红的年轻演员们排满工作日程,甚至同一时间接下不同剧本。在这种追名逐利的驱动下,演员们也只得连轴转,动不动就用替身也就不足为奇了。
实际上,替身的滥用是整个行业的悲剧。要遏制部分演员滥用替身的行为,,从行业监管入手,适时推出行业标准,哪些情况下可以用替身,一部剧能用多少次替身,从行业整体入手来杜绝替身的滥用;,粉丝们也应该提高审美标准,不能助长偶像没有职业道德的行为,不能总是为滥用替身的偶像买单;,艺人公司在赚钱的,也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感,不能只顾着赚钱,而败坏整个行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