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如何评价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在国际上地位?

在去年SKL评比被刷后,摘了牌变成了院属重点实验室。随着要发展UCAS的指示,KITPC也划归到了UCAS,跑到了隔壁中关村校区。经历了这两件事,确实有点哀声一片的意思。相比去年接二连三的活动,今年显得非常冷清。先不提发展,原地踏步都似乎不能算做到。如果要归结几点原因,另一位答主提到的几位大牛的出走伤了很大元气,尤其是对二室的打击比较大,现在来看理论所似乎是比较偏向高能的研究所。而经历了去年的750风波,很多大佬都有点做伤了,对撞机上SUSY也看不到,似乎学界整体士气都不太高。去年闹得风风火火的CEPC也随着十三五没进去也有点偃旗息鼓了。国家政策明显更加支持有望短期(或者听上去似乎有望)转化为成果的科学研究(比如进入十三五100个大项的量子通信和纳米材料等),而不是更加基础却"没用"的学科。在大形势下,似乎让问题有点雪上加霜的意思。除此之外,整体行政制度,(尤其是经费相关问题上)管理非常僵化,效率很低,从学生到老师都有一些抱怨。而隔壁物理所和高能所,似乎都是里外一心齐头并进的样子。说到底理论物理多数时候还是“年青人”的科学,需要年富力强,正值产出之年的科学家,也需要高水平博士生。理论所当年的辉煌一是因为各学科有牛人坐镇,二是因为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理论所的年龄结构正在老化,不过近些年的引人可以说正在弥补这一点。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