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知否》剧情拖沓,算是烂尾了吗?

赵丽颖,冯绍峰主演的《知否知否》已经正式完结,除了湖南卫视为了收视的骚操作之外,本剧确实并没有烂尾。

《知否知否》不少观众表示,后面并没有前面好看了。并没有烂尾,与国产古装剧相同,虽然问题不少,但每年都能贡献两部到几部爆款。

比如2017年包括偶像剧类《延禧攻略》,仙侠剧《香蜜》,再到玄幻剧《将夜》,19年年初的《知否知否》,为19年年初开了个好头。

那么,《知否》后续剧情为什么会有一种烂尾的情况呢?

伯光认为非常简单,《知否知否》前半部分的剧情讲成长,后半部分剧情讲家庭,这个分界线基本是两人成婚的第41集。

前半部分的剧情和人物塑造,比起后半部分剧情和人物塑造。整体确实要优秀不少,对于青少年观众也要友好得多。

《知否知否》前半部故事剧情主要是讲成长的。

主角盛明兰,顾廷烨,男二号齐衡,再到如兰,墨兰等等角色。这些角色成长过程当中,虽然成年角色演员年纪都较大,但剧情展现的是大量青年男女情情窦初开的故事。

比如顾廷烨的叛逆成长,盛明兰的聪明隐忍,齐衡的情不自已,如兰的单纯善良,墨兰的心机绿茶等等。

《知否知否》虽然在制作上有尝试正剧化,但本质上还是一部古装偶像剧。

这种古代王公贵族少年男女的成长故事,非常符合现实青少年观众的观赏,和幻想代入剧中角色的状态。

这种青少年观众看到成长的状态,还包括剧组正午阳光对于古代士族教育的还原尝试。

比如本剧硬核奶奶盛家祖母,网上关于教育的经典语录很多。比如告诫明明兰,始终要靠自己,自己手里要有钱等等。

诸如前几集里,孔嬷嬷连消打打的教训墨兰和林小娘的话。都非常的有道理,很多只是网友附庸。

但由于中国文明没有断层,热闹的能捧个热场,专业的就捧个专场。

再到前期盛家两口子角色塑造实在太神,进击的大娘子,土拔鼠盛老爷,再到白莲花林小娘和曼娘等等。

在伯光看来,《知否知否》前期故事剧情,除了台词问题和一些原著改编情节上面,站在戏剧角度上几乎没有缺点。

但第41集明兰和顾廷烨结婚后,故事剧情来到下半部分就不一样了。

这个不一样在哪里呢?

主要在于故事剧情和主要角色心态重点的变化,放到电视剧剧情里。明兰,顾廷烨,齐衡等角色,先后全部都结婚了。

主角团都变成了已婚人士,前期古代青年男女的‘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恋爱情节,自然随之消解了。

这对于没有结婚的青少年观众来讲,自然有着身份环境体验不同的一种变化。

《知否》前半剧情还有古代家庭教育观念的尝试,结婚过后除了围绕婚姻家庭状态,最终只能变成女人与女人间的宅斗。

这与女人与女人间的宫斗实际一脉相承,只是活动范围更小,威力更小而已。

主角团开始面对柴米油盐,开始面对家庭前程,开始面对世俗亲戚。

再加上《知否》原著人物角色太多,线索情节庞杂。而国产剧本身时长就有限,还面对湖南卫视的无限延长的剪辑方式。

一是会让观众感觉到线索复杂,人物久不出场,或者人物塑造单薄的问题。

正午阳光为了解决这个劣势,为此中间还着重添加了新旧皇帝更替的叛乱等等情节。但这么一来,还是免不了一个问题。

二是让观众觉得剧情有些混乱,叙述没有一定的核心,就抓不住精彩的戏剧冲突。

再加上《知否》后半部分着重表达明兰夫妇的生活,前半部分塑造超神,观众都非常喜欢的盛老爷和大娘子等角色的戏份减少。

这就导致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观众会感觉剧情有些无聊,进而延伸到剧情拖延一说。

实际上,《知否》后半部分的剧情毫不拖沓,讲述的内容其实有很多,就是有些抓不住重点,前期精彩的戏剧冲突减弱的结果。

总而言之,随着《知否知否》的正式完结,不管如何,这部剧都成为2019年开年大热剧集,为今年古装剧开了个好头。

正午阳光现在正在拍同样宋朝题材,同样网络小说改编的《孤城闭》。导演张开宙经过《知否知否》的经验积累,相信台词问题和一些《知否》明显的问题缺点,相信应该可以避免掉了。

,最重要的还是一点,湖南卫视乱剪辑时长,为了商业罔顾市场行为这种事情,观众已经投诉多次,为何一直没有改变迹象,值得中国观众思考一下。

更多关于《知否知否》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和讨论!!!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