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种无悔的执念,情是一种无怨的陪伴,你对爱情有多少如幻泡影的期望?又为爱得到或失去过多少次自己?这就是今日上映的《侗族大歌》带给观众们的思考。
电影《侗族大歌》的故事主线并非“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歌,而是“爱情”,一段生死纠缠长达60年的纯真爱恋萧浩冉饰演的那福对王嘉饰演的阿莲一见钟情,而阿莲内心则深爱着由韦礼安饰演的千树;在一次巨大的火灾中,千树死去,阿莲却一直沉浸在千树还活着的梦境中,无法再接受那福的爱…,那福选择不离不弃始终陪伴,哪怕得不到也静静地守护所爱之人。
“爱”不难,真诚才最可贵
那福对阿莲60年始终如一的爱情,任谁看来都像是“天方夜谭”;每个人每一天都在面对着不同的诱惑和新鲜事物,“我们不需要成为那福,心中的都应该有个他”该片男主角-那福的扮演者萧浩冉耿直的说到,“坦白来说,像那福一样因为爱一个人,就守她一生,这样的行为很难做到;我只是希望大家对爱能像那福一样真诚,以真诚的态度对待爱情,这就是最好的。”
诚如主演萧浩冉所言,爱上一个人不难,真诚对待才是更需要坚守的底线。观看《侗族大歌》时留下的泪水,正是因为被影片传递出的真诚所打动,被幕后工作者的付出所打动。据了解,从最初的采风到影片的最终呈现,《侗族大歌》剧组花了6年的时间。在几年的时间里,主创团队走遍贵州黔东南的侗族村寨,甚至是未通道路的自然村寨,拍摄、收集各类侗族歌曲近一千首,走访了四十多位侗族歌师,采集侗族民间故事近百个。
与此,萧浩冉提到,在开拍前自己就提前扎根黔东南,体验生活,学习侗语,“侗族没有文字,学习的时候只能是听乡亲们说,然后用其他的汉字来代替那个音,写在纸上一遍遍的背记”,拍摄过程中也要克服了当地艰苦条件下的种种困难,“大家哪怕累了一天,都不舍得洗脸,因为那里的水太珍贵了。”
萧浩冉上映不易,感恩观众
据悉,11月17日全国上映的《侗族大歌》的排片情况并不理想,这种情况也在主创们的预料之中。当被问及票房问题,该片的导演丑丑表示“我们努力让《侗族大歌》上映,跟全国的观众见面不为票房,仅仅是希望将侗族文化和侗人的爱情观展现给大家”。
主演萧浩冉坦言道,“我们的电影,现在看来还有很多不足。所有主创的初衷并不是将它打造为商业片;只是为了热爱而热爱,为了电影而电影,这份爱像那福对阿莲的爱一样纯粹。”,他也真诚的对导演、制片、监制、合作演员以及观众表示,“每一部作品都是所有主创、观众互相成就的结果,感谢所有为此付出的人!”
看一部电影,品味一段爱情;《侗族大歌》不媚俗不复杂,简简单单,纯纯粹粹。这样的爱情,舒服而自然,不妨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