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尼拔》中汉尼拔的精神世界已经是非常的成熟了,和《沉默的羔羊》以及《红龙》不同,在这一部中,汉尼拔已经不再是滥杀,他杀死的对象不再是无辜的人们,而是电影中的大反派,看来编剧也对汉尼拔起了恻隐之心。其实,这样的变化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来看这一部电影,汉尼拔已经是隐姓埋名了,即将成为图书馆的馆长,准要要走“洗心革面”的路子了,,偏偏就有人不想让他平淡的生活,这个人就是昔日饱受汉尼拔折磨的受害者梅森,他悬赏300万美元给提供汉尼拔线索的人,偏偏就有一个帕齐,警察总部的督察发现了汉尼拔,并把情报卖给了梅森,然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帕齐就是第一个被杀死的(我们除去那个小偷不说)。然后的一系列杀人事件就都和梅森有关,也就是说,没有梅森,也就没有了吃人魔,汉尼拔可能会走上正常人的路线。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在《汉尼拔崛起》的,汉尼拔吃人的情结已经由“潜意识”提升到了“意识”,也就是自觉的阶段。既然可以有意识的去杀人,那么也就可以有意识的去控制,或者说是有意识的不去杀人了。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中,“潜意识”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它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所以在无意识阶段的吃人情结才是最为可怕的。至于为什么汉尼拔会有意识的不去吃人呢,我们要从克拉丽丝身上进行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