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网络大电影自诞生以来就一直被一个“魔咒”纠缠着,那就是“只有前6分钟好看”。究其出现的原因,除开网大“前6分钟决定用户是否付费继续观看”的硬性制度要求之外,从业人员的放纵与“捞快钱”的心理也是造成这种现象泛滥的原因之一。如何在现有的网大制度之下改变这种情况?不少颇具匠心的行业人员都在认真的思考和探索着。
质量VS效益 昔日同伴竟变成背道而驰?
由导演杨博执导,由北京易博星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淘梦网独家发行的网络大电影《渣男的100种死法》近日在各大网络平台登陆。这部由胡悦、田甜、小九(荆纯)、陈嘉雯等新生代女演员出演的网络大电影绝对算得上是网络大电影中的“异类”了300万计划投入,院线级别摄影师加盟掌镜,大银幕级别制作。更重要的是,在这部网络大电影用精心、精致、一丝不苟的制作精神挑战了网大的“6分钟”魔咒。
其实在影视方面,时长的差异一直都有,从4小时的《美国往事》到两三分钟的微电影,不长的电影都各有佳片呈现。一部影片的质量与其市场之间并没有固定的效应联系——好电影自然有票房,好电影可不分时长。网大6分钟付费制让不少人产生了“质量与效益是背道而驰”的错觉,但其实,质量才是效益的根本来源。在这方面,《渣男的100种死法》无疑为我们开辟了一条道路。
匠心开启新内容 良性循环如何维系?
《渣男的100种死法》在全网播出是有野心的,主创们不仅在创作方面极具匠心,更在网大制度上有着深层次的独到见解。在剧情上,对于“渣男”的情感,相信每一个受过伤的女孩子都会产生共鸣,加之主创团队对于剧情的不断打磨,让整部影片别具特色、引人入胜。在制作方面,优良的制作团队,为影片的质量加上了一道“双重保险”。第三,影片在制作上,不仅“前6分钟”有趣,整部影片连贯一气毫无尿点,节奏的把控覆盖全片,用影院级别的制作挑战网大的“6分钟”规则。
从行业角度来说,这种尝试实在是突破之举,是推动整个行业向优质、匠心、精良方向发展的良性循环开端。如何维系这种良性循环呢?除了提成整体行业的制作水平,《渣男的100种死法》也给我们一些启发,那就是保持一颗匠心,用心去做好每一部作品,让作品来为作者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