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陈哈妮的高能青春 审时度势让梦永恒

   

  联系上陈哈妮的时候,她正在美国东海岸度假。这是一个新生代,典型的个性生存与奋斗人生。聚光灯下,她以精湛演技让一个个角色生动呈现在观众眼前;走下舞台,她策划、编导各类文艺演出;走进办公室,她更是将一家文化公司运营得得心应手。 陈哈妮的美,不是单纯的潮汕轮廓美,她更带着古典的气质,笑起来眼睛是月牙般迷人,让人无法忘记。由于从小便离开家乡,身材娇小的哈妮似乎也透着一丝北方姑娘爽朗的性格。或许是艺术对她分外眷顾,而更多的是执着、敢于选择、敢于追求、敢于舍弃的个性令她如今以多重身份在不同领域坚持艺术工作,并都有不俗的成绩,深受海内外各界专业人士的肯定。多栖发展,并在每个阶段重新定位自己——陈哈妮,一位颜值担当却靠才华吃饭,“玩转”了多重职业角色的个性艺术工作者。

  在圈内声名鹊起,还一直不断让自己进步着,一位青年演员,还能做得更多吗?哈妮给出的答案是“绝对能!” 哈妮说“当了十年演员,积攒了不少人脉资源,也懂得了一个作品是怎么从生产到发行;一台活动是怎么从策划到举办成功。有朋友来找我要一些圈内的资源,能帮忙牵线搭桥或者提供建议的事我都乐意去做,就当是给自己一些学习锻炼的机会。我自己有着一份危机感,演员只是演员,其实发展是比较局限的,而文化是一个产业,相关联的工种有很多,我喜欢尝试和挑战自我,所以我总是有意识地去留意周围的这一切,看在眼里,学在心里。两年前的某天和小伙伴们茶聚,她们觉得我可以开公司。考虑到手头上的资源,我确实可以成立一个文化产业的运营团队了。”说干就干,素来敢闯敢拼的哈妮转身就去了工商局。然后,蜜瓜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成了她进军文化产业的新身份。

  不打没把握的仗,要打就得一抓一个准,从自己熟悉的范畴入手,哈妮的团队策划举办了《中国青少儿短片艺术大赛》,瞄准如今便携拍摄设备的普及,通过短片记录孩子成长,进行课外教育的概念得到了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高峰和中国儿童电影学会会长侯克明的高度认同,还有不少业内大咖、知名企业相继加盟大赛。2016年1月16日,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为主办,蜜瓜文化传媒为承办的首届中国青少儿短片艺术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完满落成,轰动业界,央视少儿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分别对活动做了详细报道,大赛所有获奖作品由爱奇艺独家展播,同期哈妮推出个人单曲《永不褪色的梦》,担任儿童电影《晨晨的日记》执行制片方......

  公司上了轨道,但正值当打之年的哈妮已经习惯了这种风里来雨里去的闯荡,原以为会守着大赛丰碑伟业的哈妮却摇身赴美度假,选择给自己放空一段时间,去尝试不同的文化。她主持了“中国新歌声”(原中国好声音)美国海选西雅图赛区;与西雅图中央社区大学选修中文课的学生们做分享交流;近日哈妮又在尝试着另一种身份,她坐下来聆听和书写70后至00后跨越4个年龄段百名海外留学生的故事——张西对话海外留学生系列访谈。哈妮的文字功力和认真执着的精神深深打动了知名女作家张西,目前哈妮作为张西个人工作室编辑团队之一,她正在夜以继日的编辑赶稿,这支团队决定跟踪这批受访的留学生20年,每5年回访一次,看看他们是怎样一个群体?在未来国际舞台将承担怎样的角色,尽什么责任?看看他们是否有能力带着人类社会躲过一场场劫难,走向光明?也看看20年的世界发展变迁将对他们产生什么影响。2017年的下半年,这些访谈都将正式以图书、纪录片、短视频的方式陆续面世,那时候,陈哈妮的姓名、照片和作为编辑的介绍,都将出现在这些出版物里。她们的目标是为人类历史留下这代人的清晰记录,做有益于民间沟通的事情,而哈妮在中美文化和教育之间的贡献必将是辉煌的。相信由她参与编辑的对话海外留学生一书,又会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同一时期,由美国小金人集团和哈妮的蜜瓜文化传媒等多家华人机构联合主办的美国小金人国际电影节也正式拉开了帷幕,该电影节独具特色,以成人与孩子们的影片、剧本、词曲等作品参评,配有各种才艺大赛互动,展现一路一带的世界文化的交流。旧金山是全球科技的顶尖基地,却是艺术的沙漠,哈妮和她的华人朋友们勇敢的在好莱坞边上建起这样一个艺术殿堂,与硅谷科技精英携手合作,为中美文化搭建沙漠绿洲,我们也愿哈妮的理想展翅飞翔。

  歌者、舞者、影视演员、话剧演员、主持人、制片人、编辑、开文化公司,做文化项目......这些年,哈妮尝试了很多角色,未来也许还有更多可能。如果说因为容貌被人记住是一种天赐的幸运,那么加上才华的突出则熠熠生辉。现在的哈妮,在慢慢积累的事业发展中,也将部分精力放在文化的交流上。常往返于中美两地的她还有心愿,就是继续在艺术道路上深造,并能用一口流利的英语饰演更多的角色。如今多了一份淡然的哈妮对成功失败没有过多苛求,做好自己要做的,真正投入、用心,是她现在的感悟追求。哈妮说“我喜欢自己穿梭在多重身份中,它让我获得了自我价值的极大满足。我也很荣幸我有机会接触到了许多文化艺术领域,它们也同样滋养了我。做一个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是我一生都会去追随的事情。有更多的机会在中美文化之间搭建一座艺术的桥梁,为中美文化的沟通,发挥出我自己更高的艺术价值,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