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摄影师刘洪江:与电影一起在路上

  两只相牵的手,一桶爆米花,光线慢慢暗下,当画面出现银幕,声音传到耳边,一场电影开始了,也开始了两个人的休闲时光,当灯光亮起,从电影中回过神的人,总会找到话题点,或是剧情又或是角色,你可想过,在这背后,有一群电影工作者,在默默地为我们奉献着。

  “丫头,想爸爸没有?”扎着马尾辫的摄影师刘洪江吃一口米饭,看一眼手机,似乎这手机对面的人比菜还要香,比菜更下饭,“等爸爸杀青就回去陪你!”随着“开工”的声音在片场响起,刘洪江不舍地挂了电话,收拾好几乎没怎么吃的饭盒,起身向摄影机走去。

  刘洪江有着1米83的身高,而体重却不到140斤,修长的身材,宽松的衣裤,不算浓密的胡须,让人想像不到这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更像是一个佛系少年。

  “想,怎么能不想。”刘洪江不好意思的笑着说,每当提起家人时,他总是满脸的骄傲和聊不完的话题,已经半年没有和家人见面,当问起既然对家里这么挂念,为什么还要选择这个行业时,刘洪江微微的笑起来“本来就是吃这碗饭的,说是为了梦想也好,为了钱也罢,工作总得有人去做,明月又有几回圆呢?”

  自从2006年刘洪江从郑州大学摄影系毕业后,就随着哥哥刘根宏一起来到剧组,开始了四处漂泊的生涯,刘洪江从剧照做起,跟着哥哥刘根宏认真学习期间,其踏实肯干的作风得到知名剧照师杨俊峰的赏识,在日后的相处中,二人成为很好的朋友,在哥哥刘根宏与挚友杨俊峰倾囊相授下,慢慢地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少年成长为独挡一面的剧照师,随着经验与技术的不断提升,刘洪江在圈内的名气越来越响,开始自己单独接戏,“他的剧照是有故事的,有感情的。”一位制片人再提到刘洪江时,满是赞赏之情,在提到他是如何把握镜头时,刘洪江笑着说“只要把人框住,按下快门就行了!”看似很简单的一句话,其实在拍摄前,他都会仔细研读剧本,在人物情感和剧情走向上做大量的分析,以保证在现场拍摄时能够预知自己想要的镜头何时出现。正是长期的刻苦学习和经验积累,才使得为电视剧《花非花,雾非雾》拍摄剧照时如鱼得水,获得制片方好评。此后,刘洪江担任多部大火剧的剧照师,在剧照界有着很好的口碑。

  按理说,刘洪江在剧照上已经小有成就,可为何又转行做起了动态摄影,刘洪江淡淡地说“不管是剧照还是摄影,都是在为电影服务,之前做过剧照,已经有了一定基础,而动态摄影能使自己有更多的发挥空间,把脑中的画面呈现给观众,简单来说就是创作欲望吧。”说完刘洪江把机器抗在肩上,下面要拍的一个镜头需要摄影师跟着演员在泥泞的小路上奔跑,各部门已经准备就绪,随着导演一声令下,刘洪江与灯光、跟焦员、录音一起跟着演员向前跑去,突然刘洪江发现焦点没有了,导演叫停后,大家却发现焦点员不见了,正在大家疑惑之际,焦点员从旁边的一个坑里爬上来,刘洪江好气又无耐的笑了笑,像这种情况在剧组已经是家常便饭,在一次使用360度弯轨拍摄中,需要刘洪江坐在轨道车上并快速的沿着弯轨运动,由于速度过快,轨道车的一个轮子损坏并导致轨道车出轨,刘洪江连人带机器从轨道上飞下,他死死的抱住机器,虽然自己受伤,却保护了机器,保证拍摄顺利进行,这次小意外也让他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谨慎,把所有可能的细节提前想好,做出预案,尽量避免因意外而造成对拍摄造成影响。

  “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刘洪江很淡然地说道,没有经历过就不会有成长,在谈到刚转行做动态摄影时,很庆幸自己遇到贵人-许伟,大家都管他叫大伟,是圈内知名的摄影指导,他对待工作是出了名地严格和细致,而刘洪江刚刚转行,会经常带入一些剧照地习惯,而这时摄影指导许伟会将他骂个狗血淋头,虽然心里有些不甘,但许伟严格的教导却使他受用终生,“他很有悟性,走到哪我都想带着他。”许伟骄傲的说道,正是如此,刘洪江跟着许伟完成多部作品,也正是有了这些经历,让他从前辈身上,学习到了更多的拍摄技巧和手法,多年的磨砺终于让他在从剧照转行后,确立了自己的风格,又在摄影圈立下口碑,并被多部电影邀约但任摄影师。

  和刘洪江合作多年的同行说,刘洪江对于机器和镜头的选择有着很高的要求,他认为电影是有灵魂的,而摄影机和镜头都有着自己的个性,选择合适的摄影机和镜头就会给电影更完美的灵魂。多年来,正是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出色完成多部电影的摄影工作。

  在和导演沟通中发现,刘洪江不仅仅在摄影方面工作出色,时常会带给导演更多思路,在高强度拍摄工作状态下,这种良好的合作氛围,使他们忘记了工作的辛苦,有的只是愉快合作和更多为将电影拍地更好而努力的热情。

  在各种题材的电影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拍出的电影不被认可怎么办?刘洪江不由地摇摇头“难道你吃了一口不好吃的饭,以后就不吃了吗,电影如饭菜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是否好吃,不是做菜的师傅说了算,我们都是电影界的厨师,通过自己努力,把每部参与的电影做到更好,更希望广大观众喜欢我们做的这道菜,对于观众们的评价,尤其是摄影方面,我会认真的听取大家的意见,取长补短,让自己更加成熟。”诚然如刘洪江所说,每个电影工作者都如此的努力者,又何愁看不到中国电影的明天。

  正是这样的学习态度,在之后拍摄的电影如《蓝色眼泪》、电视剧《 追风行动》中,熟练的使用各种镜头技巧,使导演在创作上如虎添翼,在一次拍摄爆破戏时,正是刘洪江凭着多年经验向导演提出长镜头航拍的建议,经过多次的彩排和演练,最终呈现出震撼的视觉效果。

  刘洪江没少受过伤,没少有过对家的思念,但他正是凭着自己的一身韧劲,不做到精致不罢休的精神,使他在圈子里站稳了脚跟,如今,刘洪江一年的时间,大部分都在剧组里拍戏,和同行们一起生活,一起吃苦,只有在开饭的时间,通过手机与远隔千里的家人见一次面,这也是每一个中国电影工作者的真实写照。

  前行的道路依然困难,一切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管前方如何,有了像刘洪江一样依然为中国电影努力着的人们,让我们有了更多饭后的谈资,让我们可以买一桶爆米花,牵着爱人的手,待到灯光暗淡下来,沉浸在那光怪陆离的奇异世界。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