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国内皮差宴生庆祥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燃银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
gdp是什么?相信很多人知道这个名词,却不一定知道是什么意思。下面是我精心为大家带来的gdp是什么意思,欢迎阅读。更多gdp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请关注实用资料栏目!
gdp是什么意思
GDP是英文的缩写,我们先来看看它的英文名字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中国翻译成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国界范围内)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橡档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听起来有点拗口,说白了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指标。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P(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
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GDP的定义
一、GDP
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涉及的是经济活动,是实实在在的。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与核算方法
1、支出法 是把一国一定时期投入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物品与劳务按需求者支出的金额分类汇总而成。
2、收入法 是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而成,由于要素的收入从企业角度看即是产品的成本(包括企业利润),所以这种方法又称要素成本法。
3、生产法(部门法或增加值法) 是从生产的角度出发,把所有企业单位投入的生产要素新创造出来的产品和劳务在市场上的销售价值,按产业部门分类汇总而成。
三、GDP核算的意义
1、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主要有3个重要经济指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这三个指标都与GDP有密切关系,其中经济增长率就是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就是GDP紧缩指数,失业率中的奥肯定律表明当GDP增长大于2.25个百分点时,每增加一个百分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失业率就降低0.5个百分点。
2、宏观经济管理中有重要作用
如制订战略目标、计划规划和财政金融政策时,都以达到一定数量的GDP为标准。
3、在对外交往中有重要意义
与我国承担的国际义务相关,如承担联合国会费;与我国享受的优惠待遇有关,如世界银行根据GDP来划分给予优惠的标准。
四、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较大局限性
1、它不反映分配是否公平;
2、非市场活动得不到反映;
3、有些严重影响社会发展和耐如伏人们生活质量的内容无法得到反映; 如环境质量的变动、不能反映精神满足程度,闲暇福利。
4、它把所有市场交易活动反映到GDP来,并不能正确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无法反映人们从产品和劳务消费中获得的福利状况。
5、GDP的数值不能完全反映经济内容的实质。
6、由于不同国家产品结构和市场价格的差异,两国GDP指标难以进行精确比较。
7、生活质量的改善不能得到体现。
五、全球GDP发展史
●GDP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渐被世界各国所采用。
●GDP 指标的前身是GNP (国民生产总昌携值)
20 世纪30 年代,美国国民核算专家C·沃尔顿应用了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并对这个指标进行了实际的估算。美国另一位著名的核算专家西蒙·库兹涅茨在规范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定义和计算方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后来,人们在GNP 概念的基础上得出了GDP 这个指标。
●GDP替代GNP
20世纪90年代之前,大多数国家都用GNP(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国家每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随着国与国之间通过双边和多边经济关系的不断增长,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对一国经济发展、生产增长、产业结构、劳动就业、进出口贸易等方面的影响也就越大。而一国把经济领土范围内常住机构单位的生产成果加以统计,就显得越来越重要。,GDP指标能够真实地衡量并且更清楚地反映一国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更有助于一国指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就业政策以及其它相关经济政策。
1993年,联合国统计司正式决定用GDP代替GNP。
六、中国GDP发展史
1、GDP的确立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研究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
●1985年开始,中国建立GDP核算制度 。
●1993年,正式取消国民收入核算,GDP成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这迈出了走向国际通行办法的第一步。
●最近,国家统计局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国际惯例,对我国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进行了改革。这项改革对提高我国GDP核算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国际化水平,使GDP数据更加客观准确地反映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高GDP核算的透明度和数据的可信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2、GDP历史数据修正回顾
●两次重大补充为了满足宏观经济分析和管理对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的要求,中国对国内生产总值历史数据进行了两次重大补充。
第一次是对改革开放后的1978年至1984年数据的补充,这项工作是在1986年至1988年间进行的。
第二次是对改革开放后前的1952年至1977年数据的补充,这项工作是在1988年至1991年间进行的。
两次重大补充的内容基本相同,包括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核算和国内生产总值使用核算。
●一次重大调整对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进行第一次重大调整是在中国进行第三产业普查后的1994和1995年间进行的。
原因由于长时期只重视物质产品生产和长期采用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中国对非物质服务业产生活动统计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1985年开展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以后,非物质服务生产活动的资料来源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改革开放以后,非公有比方零售贸易餐饮业和运输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常规性统计对这部分活动覆盖不全。
●两次重大修订
第一次修订是年度数据修正,1994年GDP增长率由11.8%调整到12.6%。
第二次修订是季度数据修正,在2003年上半年GDP核算中,由于在“非典”高峰刚刚过去这一特定时间进行的快速调查,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得到的社会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14.8%的结果明显偏低。,国家统计局对2003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GDP数据进行了如下修订2003年第二季度的GDP、第三产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同比增长速度,由原来的6.7%、0.8%和负6.8%,修订为7.9%、4.5%和5.7%。相应地,2003年上半年的GDP、第三产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同比增长速度,也由原来的8.2%、4.1%和0.4%,修订为8.8%、6.0%和6.5%。
人均旁颂前GDP就是用国内生产总值除以总人数而得出来的数据,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每个居民的平均贡献值。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GDPpercapita)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樱羡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运清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
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为了更加客观的衡量,经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
1、GDP是国内生产总值,告诉我们一国的总收入及其用于产品和服务产出的总支出。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领土范围所有居改茄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和提供的劳务价值。它是反映经济活动的综合性指标,其增长率也就是经济增长率。GDP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组成,将三次产业增加值加总即为GDP。
2、GNP是国民生产总值,我们加上从其他国家得到的要素收入(工资、利润和租金),并减去对饥含世界其他国家的要素收入的支付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对国外的要素支付GDP衡量在国内生产的总收入,GNP衡量国民(一国居民)所赚取的总收入。例如,如果一个日本居民在纽约有一座公寓楼房,他赚取的租金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因为这种收入是在美国赚取的。,由于这一租金收入是对国外的要素支付,它不是美国GNP的一部分。
3、NDP是国民生产净值,它是指从GNP中减去资本折旧——在一年期间经济中工厂、设备和住房存量磨损的数额得到的。即NDP=GNP-折旧。
4、NI即国民收入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等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货币值之和。即NI=NDP-企业间接税。
5、PI是个人收入,即家庭和非公司企业所得到的收入额。PI=NI-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净利息+股息+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
6、DPI( 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即个人可支配收入,NI概括了一个社会所有人的总收入,但总收入并不等于可支配收入。某人一个月的总收入中要扣除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和个人所得税;,他也烂歼笑会有一些额外的收入,如国家发给的住房和特殊津贴等,进行了这些加减之后的钱 才是这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DPI就是从NI中扣除相应的项目,即DPINI -社会保险费一经营利润一企业留利一个人所得税+国家的转移支付+企业的转移支付+其他。
7、NT( Net Taxes)即净税收的简称,是指政府的总税收减去转移支付的部分。它与CDP的关系为DI= GDP - 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