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赵本山简历(艺人赵本山简历)

本文目录一览

赵本山父亲是那里人

赵本山父亲——赵德仁,男,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人。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25年

逝世日期2007年12月

出生地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

儿子著名小品、中国东北二人转演员赵本山

2007年12月11日19时赵本山的父亲赵德仁在沈阳武警总队医院去世,享年82岁。

赵本山女婿个人简历

重要人物简历会在他所在单位的官网上有详细介绍,公众人物会在百度百科有介绍,可以去这两个地方搜简历。对于不知名的小罗罗,普通人,他们的简历就是隐私,受到保护的,不建议在这里搜,回答者也是禁止透露别人的简历。换位思考你的信息被透露了也不好吧。

求赵本山和范伟演过的所有的小品的名字!

姓名赵本山

身高1.74米

体重70公斤

星座天秤座

血型B型

简历

1978-1982 铁岭市西丰县曲艺团临时工

1982-1986 铁岭县剧团团长

1986-今 铁岭市民间艺术团一级演员

经历

1958年10月生于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县莲花乡莲花村石嘴沟,

6岁时成为孤儿,开始跟二叔(盲人)学艺。拉二胡、吹唢

呐、抛手绢、打手玉子、唱小曲、二人转小帽等样样精通,

尤其是三弦功底尤为突出。苦难的童年成了赵本山一生的财

富,为其日后的小品、演艺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2年,辽宁省举办第一届农村小戏调演,赵本山在李忠堂

与崔凯合作的拉场戏《摔三弦》剧中扮演盲人张志,一举成

名。“摔”剧获演出一等奖。当年,赵本山考入铁岭县剧团,

担任主演并任业务团长。1986年被调到铁岭市民间艺术团。

那时,赵本山与潘长江在沈阳一起演出的二人转《大观灯》

200余场,场场爆满,轰动东三省。

1987年,姜昆在辽宁铁岭偶然看到赵本山的一场演出之后,

极力向中央电视台导演推荐了赵本山。

1990年,赵本山从东北走向了全国。他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

欢晚会上表演了小品《相亲》,大获成功,成为家喻户晓的

小品演员,他主演的辽北小品从此也成为了历年春节晚会的

重头戏。

90年代以来,赵本山演出了多部农村题材的影视剧,较有代

表性的有《一乡之长》、《刘老根》等,真实生动地展现了

农民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受到广泛的欢迎。

主要作品

电视剧

●《一村之长》(1992)

●《夜深人不静》(1996)

●《一乡之长》(1997)

●《家有仙妻续集》(1997)

●《家和万事兴之情归龙年》(2000)

●《家和万事兴之善意的谎言》(2001)

●《刘老根》(2001)

●《刘老根II》(2002)

电影

●《荆轲刺秦王》(1997)

●《有话好好说》(1997)

●《男妇女主任》(1999)

●《幸福时光》(2000)

央视春节晚会小品

●《相亲》(赵本山、黄晓娟)(1990)

●《小九老乐》(赵本山、杨蕾)(1991)

●《我想有个家》(赵本山、黄晓娟)(1992)

●《老拜年》(赵本山、阎淑萍等)(1993)

●《牛大叔“提干”》(赵本山、范伟、张玉屏)(1995)

●《三鞭子》(赵本山、范伟、李海)(1996)

●《红高粱模特队》(赵本山、范伟等)(1997)

●《拜年》(赵本山、高秀敏、范伟)(1998)

●《昨天、今天、明天》(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1999)

●《钟点工》(赵本山、宋丹丹)(2000)

●《卖拐》(赵本山、高秀敏、范伟)(2001)

●《卖车》(赵本山、高秀敏、范伟)(2002)

●《心病》(赵本山、高秀敏、范伟)(2003)

舞台剧

●《他和她的外遇》(2001)

赵本山网站

名字: 范伟

出生日期: 1962年9月2日

出生地点: 辽宁 沈阳

国家或地区: 中国大陆

[范伟简介]

人物简介

1962年9月2日出生,辽宁沈阳人。

1978年师从沈阳曲艺团演员陈连仲学习表演。

1980年考入辽宁铁岭民间艺术团从事相声表演,曾主演相声剧《您看象谁》、《出租新娘》等剧目。

1983年考入沈阳曲艺团,创作并表演的相声《无事生非》、《自食其果》、《“英雄”的启示》、《五几年》、《要帐》等曾获辽宁相声比赛奖,《要帐》获首届中国相声节表演一等奖、创作二等奖。

1991年表演的小品《烦恼》获首届东北三省戏剧小品大赛明星奖。

1993年表演的小品《小偷奇遇》获第二届东北三省戏剧小品大赛明星奖。

1995年开始与赵本山合作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所表演的小品《牛大叔“提干”》、《三鞭子》、《红高粱模特队》、《拜年》、《卖拐》、《卖车》、《面子》深受欢迎。

1997年、1998年连续两年参加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的综艺系列剧《咱们的居委会》的表演及部分作品的创作工作。

1999年综艺大观摄制的《同学聚会》获得最受欢迎奖,同年表演的小品《将心比心》入选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1996年至今在电视连续剧《夜深人不静》、《一乡之长》、《晚霞不是梦》、《低头不见抬头见》、《男妇女主任》、《刘老根I、Ⅱ》、《马大帅I、Ⅱ》、《大宋提刑官》中担任主要人物。2004年,范伟主演的电影《看车人的七月》获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和最佳男演员奖,这是他事业上的又一高峰。

范伟小传

为学相声离家三年、铁岭成为第二故乡

范伟其实是个相声演员,生在沈阳的他从小就喜欢相声,十几岁就拜相声演员陈连仲为师。那时候沈阳曲艺团演员很多,不招新学员,可对相声已经着了迷的范伟却觉得“我既然喜欢这个职业,不管多远多苦多累,也要干这一行。现在想起来,去铁岭是对的,自己在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而且结识了崔凯、张超、张惠中等一批对我的事业大有帮助的好朋友,使我一生受益匪浅!”在铁岭的3年,范伟不断地充实自己,经常向老演员去请教问题,他的谦虚好学是团里出了名的。“对我影响最大的事情,是当时主演了两部相声剧《您看像谁》和《出租的新娘》”。范伟就是从表演相声剧开始,逐步走向小品表演的。

调回沈阳成为骨干

1983年,范伟考入沈阳曲艺团。那时团里的相声演员有十几对,阵容十分强大,刚刚调进来的范伟就像是个丑小鸭,没有资历,没有作品。可他并不着急,开始自己创作相声。他写出了自己的处女作《一个厂长的日记》,作品采用了新颖的日记体裁,让团里的领导耳目一新,被拿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演播。事后,电台的几位编辑不约而同地提到那个戴眼镜的小胖子表演时的感觉、分寸、语气都把握得很好,是个好苗子。那次北京之行成了范伟事业上的一次转机,在参加过1986年全国相声邀请赛之后,范伟成为沈阳曲艺团的骨干。1993年中国合肥相声节上,范伟又凭借自己创作的相声《要账》获得了表演一等奖和创作二等奖。

结识本山一举成名

赵本山和范伟都是从铁岭出来的,但在铁岭的时候,他们俩却并不认识。范伟1983年到铁岭时,赵本山已经成名并刚刚调走,二人擦肩而过。其实范伟对赵本山是久闻大名,赵本山也看过范伟的表演。1993年6月,赵本山为自己的小品《走毛道》物色演员,他一下子就想起了正在沈阳的范伟,从此奠定了两个人近10年的合作。“‘走毛道’是东北话,是抄近路、走捷径的意思,和本山大哥合作让我走了很多捷径,这其中包括艺术上他对我的帮助,在为人处事上我也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看得出,范伟谈到半师半友的大哥赵本山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从此他俩每一年的小品都会引起轰动。1994年他们在东北三省春节联欢晚会上合作了小品《儿子大了》,1995年至2002年他们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先后合作了《提干》、《三鞭子》、《红高粱模特队》、《拜年》、《将心比心》、《卖拐》、《卖车》,范伟塑造的范秘书、范乡长、范大师、伙夫等形象也越来越深入人心,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小品演员。

甘于寂寞演好配角

范伟是个甘于寂寞、办事认真的人,他不被外界的东西所迷惑,也不会被别人的评论所影响。几年前曾经有一种说法———范伟在赵本山的小品里只是作料,换个人也能演。那时候的范伟听到这种说法只是一笑了之,并不去争辩。2001年的春节晚会上,范伟演的伙夫非常出彩,舆论导向也变了,几乎所有的文章都说这个小品中演得最好的是范伟。“这个故事很荒诞,我演的这个人物很重要,但必须演出真实感来,观众才会觉得可乐。伙夫是骑着车上来的,架着拐下去的,他的思想有个转变的过程从一开始的不相信到半信半疑直到完全相信,到了是非不分,把大忽悠当做好人而把大忽悠的媳妇当成心术不正的人。把握住这一心理变化过程,这个人物就立起来了。”范伟说。 许多评论家对范伟的表演推崇备至,高超的喜剧演员应该达到“寓谐于庄”的效果,范伟应该说已经进入了这个层次。今年春节晚会上表演的《卖车》,使范伟的“寓谐于庄”的表演风格更上了一层楼。与去年的《卖拐》相比,人物的思想变化更大,人物心态把握得更细腻,表演更到位。

范伟的特点就是擅长表现各类人物,戏路宽。正气的乡长、刁钻的司机、新潮的教练、愚昧的伙夫,全都演得惟妙惟肖。“其实我们的小品还是以本山为主,围绕他来搞创作,需要什么样的配角就演什么样的人物,时间长了就锻炼出来了!”范伟说。

敬佩本山大家风范

“本山在艺术上是无私的,每次合作他都会给我一个很出彩的角色,这里面不掺杂任何私心杂念,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范伟说“比如,3月4日央视一套黄金时间将播出的18集电视连续剧《刘老根》,本山饰演男一号刘老根儿,我演男二号药匣子,药匣子是个很自私的人,最初给这个人物设计的戏不是很多,但却是个比较出彩的人物,我们一边改一边拍,本山绞尽脑汁为药匣子加戏,拍到十五六集的时候突然他自己说不对呀!这个戏叫《刘老根儿》,不叫《药…(详细资料)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