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医学人文情境叙事演出《生命至上》将在东方艺术中心首演。《生命至上》讲述从英国黑死病到东北的鼠疫,再到当前人类抗击新冠病毒,古今中外的三大抗疫事件,贯彻“生命至上”的始终,引发对人类与疫情、生命与生命卫士的思考。据悉,尚长荣、童自荣、赵静、陈少泽、刘彬、李娜等艺术名家积极投入这场公益演出,,还有60位医护人员本色出演。
《生命至上》将再现500多年前,黑死病给英格兰带来的凄惨与悲壮。鼠疫很快从伦敦传遍南方。位于中部德比郡山谷中,南北交通要道的亚姆村,也有村民感染。为了阻击传染源,切割南北交通要道,保证北方的安全。村民实行自我隔离,用生命构筑一堵防火墙。400天后,疫情就像突然来到一样,突然消失,344位村民中感染死亡达267人。巨大生命代价,换来了英格兰北方的平安与繁荣。为了他人安康,宁可牺牲自己。这是大型医学人文情境叙事《生命至上》独特的思想立意。
这场宏大的情景叙事还生动再现了清朝末年发生在哈尔滨的鼠疫。六万人不幸死去,在英国剑桥留学的伍连德博士,驰援东北,抗疫救灾。他提出了鼠疫“人传人”的科学论断,发明了伍氏口罩。为彻底杜绝瘟疫传播,伍博士还不顾封建落后世俗习惯强烈反对,提出必须焚烧被感染的尸体,东北的疫情就这样被伍连德博士控制。破除传统观念,坚持科学抗疫。120年后,驰援武汉抗击新冠病毒的许多举措,来自伍连德博士为后人早已作出的探索。
从英国黑死病到东北的鼠疫,再到当前人类抗击新冠病毒,古今中外的三大抗疫事件,贯彻“生命至上”的始终,引发对人类与疫情、生命与生命卫士的思考。一个全新的人文立意,来自全新的题材与艺术结构,其中,英国亚姆村的故事与鼠疫斗士,伍连德博士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舞台上。编导集体早在三年前就开始探寻医学人文的立意与表达方式,近年世界抗疫的丰富实践为创作提供新的思路。据了解,全场长短不一的情境叙事共有17个,除了毛泽东诗词《送瘟神》,16个戏剧性的构连情境都为新创作,而排练就在近二十天的日以继日。
为表现古今中外的宏大事件,剧组形成超大阵容,除了一大批艺术名家,中青年演员与艺术院校学生,还有来自各大医院与区域参加抗疫的医护工作者代表,几支队伍汇聚,演员“一百零八将”。其中,60位医护人员本色出演,使舞台的呈现格外真切,充满生机。还有很多医护人员参与创作,这次由中央歌剧院艺术名家康庄朗诵的《我是医生》,作者就是奉贤区一个村的卫生院医生。
据介绍,一大批艺术名家积极投入这场公益演出。尚长荣在武汉接到邀请朗诵毛泽东诗词《用瘟神》,他表示“朗诵毛主席诗词,慰问医护工作者,很是高兴,当应邀约。”担任全场讲述人的宋怀强教授,尽管讲学、演出任务十分繁忙,最近又患肠炎,还是坚持准时参加排练,而且每次出现在排练场上,总是成为唯一一位台词倒背如流的演员。电影艺术家、戏剧家童自荣、赵静、陈少泽、刘彬、李娜五位名家,参加赞美上海重症医学专家“五大天团”的集体朗诵《一、二、三、四、五》,他们在排练场上斟字酌句,反复推敲,不断提出修改建议。
担任这场演出的导演,是来自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杨昕巍,为了节省往返时间,他不回家,干脆常住排练场地附近旅馆。他是获奖专业户,曾荣获中国话剧金狮奖、导演奖、新剧目奖、中国艺术节文化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一等奖、公安部“金盾奖”的国家大奖。杨导在排练场上坚持高标准,大呼小叫,每天喊哑嗓子。有演员送他“胖大海”、润喉糖,还有一位演员,从宝山端了一碗银耳羹,送到浦东交到导演手上,排练场上弥漫着暖暖的人文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