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全球短讯!国剧强捧之耻,她拽什么拽

人麻了。

国产剧新俗套——职场独立女性。


【资料图】

以刘敏涛为例。

这、这、这,都是她,你能分出来有什么区别吗?

三张剧照分别来自《正青春》《女士的法则》《女士的品格》。

后两个项目严重怀疑是撞了题(几年前网友热议的“淑女的品格”),连选角都撞了,感觉刘敏涛连妆都不用换,随时就能从一个片场穿越到另一个片场。

“女性题材”的国产剧如雨后春笋。

而一批中年女演员也正在逐步被当成“独立女性特型演员”循环使用。

姐姐们,油了。

01

东八区的女霸总们

国产中女角色,追求高级。

职位上不能离了“高级”二字,不能在“经理”“总监”以下。

就说刘敏涛接连的三个女性剧角色,title分别是大中华区总经理、高级精英律师,和商务部总监。

国产独立女性,和普通人绝不沾边。

清一色的“高级感”,仿佛已经焊死在她们身上。

杨幂

江疏影

殷桃

万茜

问题出在哪?

看看国产剧如何展现她们的精英,两个字可以拽姐。

日常走T台。

疯狂换衣服。

恨不得把盛气凌人+我很成功写在脸上,才配做“独立女性”。

但你别看国产剧把姐姐们一个个拍得这么拽。

她们的人设又往往隐含着一种诡异的逻辑。

她们都有个人情。感。问。题。

独立女性的背后,仍然是对女强人俗套的成见——

你那么强势,一定没人爱吧。

她们不是老公出轨找小三,就是渣男背叛使绊子。

这种既要迎合女性,又潜意识里轻视着女性的拧巴,成了国产剧一个解不开的魔咒。

02

国产精英女性,一种新型的演技混子

好演员也经不起翻车。

就比如陈建斌、张鲁一,平时都是演技派的代表,但一个和李一桐撒糖,一个要和吴倩“浪迹天涯”的时候。

多强的滤镜遮不住辣眼。

而一批女演员,则正在被吸入另一个演技黑洞。

刘敏涛,当年以《伪装者》和《琅琊榜》中的角色出圈。

沉着、智慧、隐忍。

角色内心的强大,不需要张扬地表现在脸上。

这类角色,已经很多年没在刘敏涛身上出现了。

反而是越来越悬浮,仿佛是在不断重复那场“放飞表情管理”的百万直拍——

刘敏涛这样技术成熟的演员都会如此,那演技不行的就更容易车祸现场。

《女士的品格》里江疏影扮演的律师,和《爱的二八定律》里的杨幂一样,看上去和律师没有半毛钱关系。

开场编剧导演为了展示女主的专业和霸气,安排了一段非常之尴尬的装X剧情。

酒吧突遇一女孩被流氓骚扰,她男朋友上去便是一拳,随即与流氓展开斗殴。

很快警察来了,要把双方都带回局里。

只见女主双手交叉阻拦警察,俨然一副教导主任的架势。

并且开始一脸自信地当众宣讲外行的法律知识

一脸挑衅地问流氓你说这监控看还是不看?

难道看不看监控是女主和当事人说了算,不应该是警察必看吗?

而此时警察完全沦为摆设,强行凸显女主高光。

这样立不住脚的剧情怎么演?

只能尬演。

卖力耍狠,强行自信。

结果必定只有一个——油腻。

更致命的是。

这些国产女性剧打着展示女性魅力的旗号,但具体是怎么展示的?

所谓的职场专业能力。

不是情绪失控。

就是在饭局上善用充满爹味的酒桌文化。

但更多的,还是展现一种性魅力。

所以让她们狂换衣服,把职场当T台,当交际花的舞台。

并且最终还是要得到男人的认可。

在当下,这种认可的话术是老男人找年轻小三是不识货,姐离了婚大把小鲜肉抢着要。

并且还要得到某种肯定

仿佛这才是为一个女性的魅力盖章认证。

也才是解决所谓中年女性困境的方式。

但表面上在肯定中年女性所谓的魅力,为中年女性困境寻找良方。

又把年下男的行为塑造得非常弱智下头。

思维幼稚、胡搅蛮缠、跟踪尾随……

那编剧凭什么认为这样的男的能得到姐姐的青睐?

因为母爱泛滥吗?

这叫人怎么演呐!

也不怪为什么国产女性剧里这些所谓的姐弟CP,看起来很容易像母子。

男性视角下隔靴搔痒的女性困境展现,想式的女性心理包装出的角色。

只会把演员困住,变得愈发“舒适”而已。

中年女演员们大可以看看前车之鉴刘涛。

经过这些年的消耗,她的油腻女霸总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如今不管在什么剧里,刘涛总是最出戏的那个。

《县委大院》里她演宣传部长。

《开端》里的警局领导。

都是国产女性剧里那副都市精英表情包,微微皱眉眯眼抬下巴。

安迪。

如今她的表演更是一路演进成了广告派。

《陪你一起长大》里。

她演的中产妈妈自信而肯定的微笑,宣布这是妈妈准备的学习计划。

你还以为她在拍什么少儿课程广告。

如果这还不够明显。

看看牛奶广告里和剧里的亲子互动——

妈妈和孩子打闹,眯眼笑,再凑近距离。

走的是同一套流程吧。

这才是国产女性剧最讽刺的地方——

它们本是应“女性困境”“中年女演员无戏可拍”等网络热门话题而生。

却没有打破刻板印象,带来丰富的女性角色,反而固化成限制女演员的另一套枷锁。

03

女性,成为陪衬

那什么样的角色,才能让中年女演员真正演出困境与魅力?

郝蕾曾经提名

有没有人知道

日本有一个非常伟大的演员

叫高峰秀子呢

高峰秀子,日本电影大师成濑巳喜男最爱的女演员。

1964年,四十岁的她在电影史上留下了一个非常伟大的ending,也让一个光芒夺目的女性角色伫立成一座高峰。

这部戏讲了什么?

讲的是寡妇礼子爱上了比自己小十几岁,看着长大的小叔子幸司。

同样是年下恋。

区别仅仅在于“嫂子”和“姐姐”吗?

这部《情迷意乱》的导演是成濑巳喜男。

在他的电影里,东亚女性的困境就是头顶那片不动声色的浮云。

不需任何刻意的宣讲与激烈的冲突,它就渗透在日常的动作对话,与高峰秀子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里。

《情迷意乱》里,六十年代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百货超市逐渐淘汰掉个体小商铺。

一个寡妇的命运也迎来了巨大的转折。

丈夫在战争里死去,礼子一手操办起了婆家的商店。

如今,商店想要转型成为百货超市,婆婆和小姑子们开始小心翼翼地劝她改嫁。

她当自己已经是这个家里的人。

但显然没有男人的依附,礼子就算付出再多,也终究是个外人。

在她们看来,这个家将是幸司和未来太太的,礼子注定多余。

但在当时的日本,作为一个女人,除了改嫁,她无法一个人生活下去,唯一的归宿就是回到离开了十几年的乡下老家。

礼子身上带着战后日本平民女性的普遍困境。

她们的前半生被传统禁锢,因战争而受到创伤。

战后经济的腾飞带来的现代化冲击,又让她们无法适应。

当礼子看到小叔子的性伴侣,一个时尚又对一切满不在乎的年轻女郎时,她的眼里有困惑,还有好奇。

在她孤单打拼十几年,认为自己不再需要爱的时候,突然收获了一份爱。

偏偏又是她无法心安理得接受的爱。

幸司送礼子回乡那辆列车上,看着熟睡的他,礼子的眼睛湿润了。

你很难说清楚,高峰秀子演出的是爱情,还是一种伟大的母性。

而那泪里,又分明夹杂着痛苦与纠结。

在电影的结尾,礼子一路追赶幸司的尸体。

然后她突然停了下来。

注意看高峰秀子一瞬间的微表情变化。

那份突然的松解,又何尝不是意味深长神来之笔。

杨德昌曾经评价这一镜头是一种伟大的“宽忍”

他的第八十六部作品《情迷意乱》的镜头。高峰秀子突然明白了,从满是泥泞的小山坡下来,大伙抬出来的尸体,是对自己暗中恋慕的小叔子加山雄三。这时候,她朝搬运尸体的一伙人飞奔过去。奔跑再奔跑,好像放弃了所有的高峰突然止步的神态,被一个镜头捕捉。在大部分的电影当中,导演们都会将女主角的演技做煽情化的处理,在这个时候成为了把玩观众感情的良机。完全相反的成濑,让发疯似的追奔在身后的高峰站停了下来,她伫立着。她的表情突然变得平定,好像在对自己说“这就是人生呵。那人生就不得不继续下去吧”。成濑迅速的截断画面,让电影结束。

还有比这更不露声色的宽忍吗?

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情绪。

一如女性复杂无解的困局。

因为只有真正懂得、共情她们,才不忍把玩她们的困境,用她们的困境当做饵料。

成濑对他的电影里女性角色这样评论

“她们哪怕挪动一小步,都会撞上高墙。”

这何尝又不是很多中年女演员真正面对的局面。

退一步,是无戏可拍。

进一步,是无情消耗。

在国产女性剧里。

女性角色们哭喊着撞墙。

再仪态潇洒地轻松跨过高墙。

没有丝毫的宽忍可言。

就像《芳心荡漾》里,受过情伤的秦岚口号式地痛斥着爱情和男人。

但大结局,她的白马王子小奶狗一定会回来找她,会事业爱情双丰收。

女演员们一边像晴雯撕扇一样毫无节制地让大众赏玩伤痛。

“演技炸裂”。

一边迎合着对爽剧式的意淫。

“姐姐好飒”。

但遗憾的是,她们演的是热搜词条,而不是人。

哪怕国产剧纷纷以“独立女性题材”为自己换上了新包装,却不改底色中的鄙陋——

崇拜的是强权,轻视的是人。

当需要表现女性的强大时,故事不会从人性出发,从现实出发,从每一个平凡女性与命运的周旋。

只相信——

强大,就等于钱和权。

于是“多金”“高层”“目中无人”等等的符号,被一股脑堆填到了国产独立女性的身上,呈现出荧幕上一大批空洞而油腻的面目。

本质上,这还是一场慕强和势利的演出。

女性,又一次地成为了陪衬罢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