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什么是大歌?大主题、大气派、大格局、大情怀……大歌之大,在于主创团队对现实和生活的认知高度,在于欣赏群体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深度,在于歌曲一经问世所传达的感情温度——这些,应该说《中华》皆做到了且有颗粒饱满的收获——
大主题——四方之中,华夏大地,龙的传人天行健,中华自强永绵延;
大气派——立德立功与立言,上下求索五千年。五星出东方,大道天地宽;
大格局——英雄汇星河,春秋待后贤。红船扬帆使命担,神州热血荐轩辕;
大情怀——长城内外家国璨,绿水青山遍圣寰。盛世伟业红旗艳,民族根魂筑梦圆。
艺术的灵魂是思想之主题。当主题作为根基而确定后,其他均是为之呈现和表达的外在建筑。艺术的主题需要准确而有力地表达和揭示,表达和揭示的方式往往出其不意又在所料之中。《中华》歌分三段,仅百余字。不论繁简如何,但其最初作为灵魂所深植,作为根基所夯实的,作为主创团队所要表达和传递的——不仅都做到了,而且做得堪称完美。
此时此刻,我们重温一段耳熟能详的民谣:“一碗米送去做军粮,一尺布送去做军装,老棉袄盖在担架上,亲骨肉送他上战场。”民谣是民心是民意是民情是民声,这首民谣与《中华》所宣告和揭示的主题一脉相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华夏千古人民在,江山永不老!血脉交融纳百川,大潮竞向前!
行文至此,不能不提我们所熟悉的《中华》的演唱者于智魁、李胜素。两位艺术家近年来屡有京剧戏歌让人民群众拥有了别样的艺术享受,其中为山西演绎的京剧戏歌《表里山河》更是蜚声海内外。大家知道,戏歌,是传统而古老的戏曲与当代流行音乐元素结合的产物。戏歌的歌词是反映当代人的生活情感的内容,而曲调旋律用的却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形式。它既有中国的戏曲元素又有现代的歌曲元素,其主要特点是故事情节浓厚。经过古往今来千锤百炼的中国戏曲尤其是国粹京剧,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优美动听的旋律和声音常常能撼动聆听者的心灵;而不代所催生的林林总总的流行歌曲,既是时代文艺新人的极宠,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传统戏曲与流行歌曲联袂登场,完美演绎,堪称风格独特、相得益彰的艺术奇葩。于智魁、李胜素通过一首首京剧戏歌,已经证明了戏歌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形式新颖且充满活力的艺术形式,得到大家的承认尊重并堂而皇之地登上音乐殿堂,更应该借助她那种独特的韵味和强烈的时代感吸引听众和观众,在提升流行歌曲品位的,促进传统戏曲的复兴。
,还要说说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这也是《中华》所展示和所实现的——“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文艺工作者要主动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更加嘹亮地唱响“时代大歌”。(作者:杨培忠山西省演出行业协会艺委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