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一来到世间就与他人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生活的社会,就是由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组成的网络。
进入了青少年时期之后,对人际交往的需求往往会更加强烈。这时就需要进一步认识自我,认识社会,需要获得理解与尊重,渴望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可是,也有不少青少年上了中学以后,却陷入了“一切以学习成绩为中心”的生活之中,交往的需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交往的能力没能得到发展。许多青少年的苦恼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那么,人到底为什么需要交往呢?
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这是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为了生存,青少年要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还有安全的需要。为了进一步地发展与完善,青少年又有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际交往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在交往上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过分限制正常的人际交往,就会出现交际障碍,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反过来需要加倍地花费时间。人际交往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身心健康的需要。
青少年通过与同伴交往进行情感交流,使自己能被别人接受、理解、关心、喜爱,尤其是亲密的交往,能使人得到心灵上的慰藉;如果缺少人际交往,盲怒哀乐等情感无处交流,会导致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和归届感。
孤独、落落寡欢的人,常常有更多的烦恼和难以排除的苦闷。
情感上的孤寂、悯帐、空虚,久而久之,会成为种种疾病的催化剂,削弱人的抗病能力,使正常生理机能减退,并且削弱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导致心理障碍。
现代医学表明,胃病、高血压、头痛、消化道渍疡等疾病,往往与人的情绪有关。常常可见到刚从工作岗位退下来的人生活内容骤然变化,交往频度大大减少,缺乏信息刺激,容易径惠各种身心疾病。所以说,正常的人际交往是身心健康的基本保证。
二、个人社会化的必经之路。
人一出生就开始接受父母及其他用围人的影响,使自己的行为适合周围环境的需要,这就是所谓“个人社会化”的起点。到青春期以后,同伴的影响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因为同伴关系是一种平等地位的关系。
在与人的交往中,青少年可以积累社会生活经验,逐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从而意识到自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学会与人平等相处和竞争,养成遵守法规的习惯,这样才能取得社会认可,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化的人。
三、自我认识的途径。
同伴就好比青少年的镜子,在认识自己时,青少年需要从同伴那里得到反馈信息,看看自己有哪些是长处,又有哪些是不足。别人是尊重、喜爱、赞扬你,还是轻蔑、讨厌、疏远你。这常常成为自我认识的尺度。
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使青少年能更清楚地回答“我是谁?”恰当的自我认识,能使人避免“夜郎自大”,而又不至于“妄自菲薄”。有些人在小学、初中时代是同龄人中的佼佼有,有人因此道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而自大;考进重点高中后,看到尖子荟萃,立刻觉得自己不过如此,又过低估计自己而自卑。而在各种人际交往中,青少年可以得到较为客观的参照,矫正对自我的认识,让我们对自己的估计更加符合真实的情况。
四、获得知识的手段。
青少年在交往中,随时可吸取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意义、有价值的知识经验,取长补短。作为青少年,要花很多时间埋头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而社会经验相对欠缺,尤其需要借助各种直接与间接的交往,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大家来自不同社区,具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不同的个人经历,在交往中青少年可以沟通信息,实现经验与知识的互补。
五、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是否善于交往与合作,已经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中影响个人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把各人的知识、专长和经验融合在一起,通过分工协作,取得成功。在交往合作中,一个人的能力、才华、品格得以充分表现,并最终获得社会的承认。
那些惯于独来独往,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的人,注定是缺乏入星的。
“这么长时间的自我封闭,让我的心都快扭曲了”每个青少年记住这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吧。正常的入际交往是健康人生的必修课,拒绝交往的悲剧不应再重演。
如果把生活比作一道风景看,人际交往就是其中最重要的调味剂;如果把生活比作花园,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如同阳光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