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小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听过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这些故事虽是在孩提时伴我们成长,但当我们长大后再去细细回味,便有了不同的意义,当我们能够用心理解故事中的隐喻,我们便打开了通往另一个崭新世界的大门。
今天这幅HTP测评让我想起的是《爱丽丝梦游奇境》,从画面来看,画者也与故事的主角爱丽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画面关键词:追求完美,安全感,心理冲突,情感隔离,亲密关系
这幅HTP画作来自一位28岁的未婚女性,画者与男友相恋10年,由于觉得心理上始终没做好准备至今还未结婚,在绘画过程中画者对于画面表现的要求很高,花了将近1小时的时间来完成这幅“作品”,可见画者非常追求完美。
如果你也对这幅画十分好奇,就一起来追随“爱丽丝”的脚步,探索这幅具有魔幻色彩的“童画”吧。
之所以说这是一幅“童画”,首先要说到画面中的房屋和树都将纸张的底边作为基线,这样的画法在年幼的儿童中比较多见,将纸张的底边作为画面的基线往往与内心的安全感有着很大的关系,从这幅画来看,画者不仅将纸张的底边作为房屋和树的基线,还在地面画上了连绵的黑白格子,强调了地面的踏实感,并且在树的描绘中,将整棵树用较短的笔触“团团围了起来”,有一种加固的意味,这些都非常清晰的表现出画者对于安全感的关注,可以说画者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
连绵起伏的格子地面,同时也让人联想到一床舒适的被子,温暖和亲昵感浮上心头,然而黑白分明的棋盘方格却打断了我的思绪,红桃皇后花园的地上也有这样的方格子,就如同国际象棋的棋盘,规则和控制感硬生生的把我的注意力转移到那棵突兀的大树上。
这本来是一棵有张力的大树,枝干粗壮有力,树冠已经突破了纸张的边缘,体现出成长的欲望,然而树的周身被断续的短笔触“团团包围”了起来,这种“加固”的方式带来了“禁锢”和控制感;顺着树的枝桠一路向下,我们可以看到树的主干上描绘了层层叠叠的圈状线条,这些线条表现出树皮,似乎可以抚摸出粗糙的质感,使得整棵树显得那么苍老,表现出画者想要追求成熟的想法,然而这棵树的突兀也正是由于整个画面都呈现出儿童化的倾向,老树在其中是如此的格格不入。
写到这里,细心的读者或许会发现一种重复的模式呈现在我的文章中,前文中3次重复出现的转折词“然而”,让人预见到一种“欲望”与“压抑”的冲突在画面中不断交替的出现着,就如同爱丽丝在奇境中想要通过一扇小门去一个美丽的花园,却总是因为没有控制好自己的身形而无法达成心愿。我们可以在画面中找到这种矛盾冲突的来源,它来自于母亲的爱与成长中的自我的冲突。
在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蘑菇房子的屋檐和树是连接着的,就像“手拉着手”,然而蘑菇房子与老树的画法却是如此迥然不同,左边描绘房子的线条干净顺滑,右边树的线条则毛躁重复,使之产生一种强烈的矛盾冲突感。
如果说房子是来自原生家庭的力量,而树是独立人格的形成,那么这样“手拉着手”的用意则显而易见了。母亲的爱是伟大的,因为爱,母亲会尽最大可能保护自己的孩子,如同温室保护着娇嫩的花朵,隔离掉其他人对孩子的影响。母亲的爱有时也是自私的,不论你长到多大岁数,你依然是母亲的“孩子”;而在所谓的“孩子”那边,呈现出来的便是心理的矛盾冲突。一方面,独立自主的渴望浩浩荡荡,另一方面,妈妈的爱与隐含的“威胁”,使我们必须在“忠诚”和“背叛”妈妈之间做出选择。
这让我想起故事中那对为了瞒过红桃皇后,而悄悄给种错的白玫瑰涂上红漆的扑克士兵,当被红桃皇后发现时,它们便手足无措的等待被红桃皇后砍头,画中的两个手牵手的小人似乎就是它们的写照。
我们回到画中来看看画上这一对小人,“手拉手”的状态呈现出一种亲密无间的感觉,然而两个人物却看起来冷冰冰的,好像故事中的扑克士兵,加之将其置于“棋盘方格”之上,恰似两枚受人控制任人摆布的棋子,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画者情感隔离的状态;此外左上角的个人信息部分,画者用英文首字母缩写来代替母语,也同样有着情感隔离的成分。
人物身体的描绘是并列的两个一正一反的三角形,呈现出六芒星没有交汇的状态(六芒星形是男根-女阴结合体的象征符号);同时我们认为花朵往往与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画面中如此繁花似锦让我们感受到画者对于情感的强烈期望,然而花朵只出现在了纸张的右半边,左边却是满满的心形落叶,飘落的树叶有一种向下的趋势,是对情感的一种压抑和控制的状态。
左边蘑菇房子的独特造型往往有着男性生殖器的象征意味,同样表现出画者对于情感的渴望,然而蘑菇在《爱丽丝》中却有着特殊的作用,故事中爱丽丝可以通过食用蘑菇的不同位置来使自己变大或是缩小,这里体现出一种对于自我的控制感。同时老树“描边”的线条和棋盘方格中的点点状的草地,又都给人以“毛茸茸”的感受,在精神分析中对于“茸毛”的联想往往也与“亲密关系”问题有关。
在精神分析中,我们可以说“情感隔离”是为了加强自我边界,而加强是由于害怕自我边界变得模糊,这种恐惧来自对“自我”的不确定;而“亲密关系”是建立在互相欣赏或爱慕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彼此之间的一种镜像认同,即我从你身上看到了我理想的模样,我所认同的不是你而是我自己,所以“亲密关系”问题同样也源自对“自我”的不确定。
与其说是情感隔离与亲密关系问题促成了这10年“爱情”长跑,倒不如说是画者对于“自我”的不确定造成了这样的结果。那么画者对“自我”不确定的缘由来自哪里呢?我们可以追溯到前文中提到的母亲的爱与自我成长的冲突以及画者的追求完美。画者有一位与她无话不说并且无微不至照顾她的全职母亲,以及一位在她年幼时离家打拼直到其初中才回到本地的缺位的父亲,由此看来画者此时似乎正使得自己站在了“忠诚”与“背叛”的交叉路口,不知该何去何从。这个世界上很难有两全其美的事,为了自己想过的生活,只能勇敢放弃一些东西,若要自由,就得牺牲安全;若要前行,就得离开你现在停留的地方。
在《爱丽丝梦游奇境》中爱丽丝与柴郡猫有过这样的对话:
“请你告诉我,离开这里应该走哪条路呢?”
“这大部分取决于你想去哪里。”
“去哪里,我倒不在乎,只要有地方可去就行。”
“哦,那你肯定能做到,只要你走得足够远。”
故事最终,爱丽丝在红桃皇后的审判大会上越长越大,终于跳出了奇境,找到了回家的路,而这幅画中那棵茁壮成长突破纸张边缘的树,正表现了画者想要探索“新世界”的自我成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