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非常著名的话:“Every coin has two sides(每个硬币都有两面)”。几乎每个参加过英语作文考试的人都听过、背过、用过这句话。
简单却蕴含丰富哲理,这个短小的句子告诉我们:所有的事情都有两面性,不能过分极端。但是,当硬币落地,用以示人的却只有一面。至于,是哪一面?这就取决个人了。
你可以选择
每个人都有感到困惑的时候。我们或许很不情愿为一个不懂得尊重他人的老板工作,但由于我们需要那份工资,而且找工作也不容易,导致我们别无他法。我们的亲密伴侣或许已经让我们感到冷漠、陌生、缺乏爱,但由于我们害怕孤独,所以一直走不出来。
当然,还有许多让我们感到困惑的因素。我们或许认为自己的生活还不错,无论是个人还是事业,但同时又感到似乎还缺少了什么重要的东西。我们或许会发现许多值得感恩的事情,但同时又感到这种领悟还不够,因为我们的内心并没有感到兴奋或受到激励。最终,无论是身处负面环境还是鸿运当头,我们都会感到困惑,并且无法从中挣脱出来。
但是,在感到困惑的时候,我们更要走那条有选择的路,更要努力地找寻改变生活的新方法——我们只能从内心找到打开心灵牢狱之门的钥匙。这样的环境也会让我们发现,或许客观限制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但我们的思维模式也有无法推卸的责任:选择的可能性总是有的,所以我们一定可以找到正确的方法,或多或少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对选择的探寻,也就是对改变的探寻。
认识选择的力量。坐下来,好好回想、分析、思考一切可能性。对自己提一些尖锐的问题:我要做什么才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我要去哪里?我要如何才能到达目的地?把你的选择写下来,然后和你信任的人讨论。对“我别无选择”这种答案说“不”。
选择并不容易。选择除了需要努力,还需要勇气。选择需要慎重和策略,而不只是顺应潮流;选择是去探索未知的领域,而不是满足于曾走过的路径;选择是愿意去奋斗和尝试失败,而不是沉迷
于安全和熟悉的舒适区。新的选择并不一定可以消除你的困惑,或是其他问题,但主动挖掘新选择的心态可以提升你找到方法的机会,并且帮助你发挥更大的潜力,让你变得更成功、更幸福。
你的选择是什么?你只想“过好当下的生活”,被动地屈服于困境,还是会选择主动创造你想要的生活?
留心美妙之时
我们的世界观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自己的选择。我们每天是否真的投入了时间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一切?我们是否看到了世界的美好、乐趣、魅力以及神秘?在上班途中,我们是呆呆地看着窗外,还是会欣赏天空的颜色和云朵的形状?我们会不会因为路边小狗萌萌的样子而开怀大笑?而看到一位老人步履蹒跚时,内心会产生一些同情、敬佩甚至是难过?
我们的心很容易被自己的想法所占据,我们也很容易因日常事务繁忙而忽略身边的一切。当然,偶尔做做白日梦并没有什么坏处,但我们若能更多地留心自己正在做的一切,就可以生活得更健康、更幸福。
关注是一种选择,也是一件可以练习的事情:当我们胡思乱想时——无论是在吃饭、做家务、写报告还是开车,我们都可以学会渐渐转移自己的关注点,让它不断捕捉这个世界无所不在的奇妙。
在加强关注力这件事上,我能够想到的最佳建议就是阅读(并且反复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凯勒在19个月大的时候因病失去了视觉和听觉,她在散文中写到,如果有三天让她重拾这些感觉,自己将会做些什么。在文章里,她叙述了一段和朋友的对话,这位朋友刚从森林里散步归来。凯勒问朋友都看见了什么,朋友的回答是:“没什么特别的。”凯勒感到很费解,她不明白,一个人怎么可能走遍整个森林却没看见任何特别的东西。
作为一个失去光明的人,我可以给那些能看得见的人一个提示,给那些能够充分使用视力的人一个劝告:去用你的眼睛,就好像明天你就要失明一样。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感官。去聆听声音的乐章、鸟儿的歌唱、激昂的管弦乐曲,就好像明天你就要失聪一样。去触摸你想触摸的每一样东西,就好像明天你不再拥有触觉一样。去闻闻花儿的清香,仔细品尝食物的滋味,就好像明天你再也闻不到气味、尝不出味道一样。最大限度利用每一种感官,用自然赋予人类的感官来接触世界,你能借此领略到这个世界的快乐与美好。在所有的感官中,我确信拥有光明绝对是最令人愉悦的。
有时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关注自己的感觉,享受世界的美妙。海伦·凯勒提醒我们,要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幸运,可以直接体会身边和心里最宝贵的财富——一切美好的景象、声音、味道以及感觉。
做一个价值发现者
梭罗说过:“就算是天堂,吹毛求疵者也能挑出毛病。”由于吹毛求疵者总是在寻找周围事物的各种问题和缺点,再加上“努力一定会有收获”这个定律,导致天堂在他们眼中也变得不完美了。而价值发现者是能够在绝望中找到一线希望、在腐朽中看见神奇的人,他们总是能够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并且不会怪罪励志类图书的作者使用了过多的陈词滥调。事实上,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确实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我们对生活态度的选择(无论是价值发现者还是吹毛求疵者)会极大地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人生经历,甚至身边人的经历。
让我和大家分享几个人的故事。
我患有注意力集中障碍症,我的思维经常会到处游走,所以我很难持续关注任何一件事。同时,我的障碍症也会让学习和工作变得十分困难。
从11岁开始,我的梦想一直是成为职业壁球选手。而当我20岁正准备开始职业壁球生涯的时候,我却受了伤。受伤之后,我的情绪崩溃了,我的梦想也粉碎了。
我在剑桥大学读博的时候被学校开除了,而且我是那年唯一(校史上少数几个)被开除的学生。总的来说,无论是从专业还是学业的角度,那都是充满了羞辱和徒劳的一年。
还有比我更倒霉的人吗?
现在,让我从一个稍微不同的角度,再次陈述以上事实。
我患有注意力集中障碍症,但这其实挺好的,因为它会促使我关注那些我热爱的事情,因为只有我热爱的事情才能吸引我的目光。而且,这更是一种祝福,一种促使我追求幸福的内在机制。
成为职业壁球选手的梦想破灭后,我申请攻读心理学——一个我终生热爱的领域。
我在剑桥大学读博时被学校开除了,然而那次的经历其实是一个伪装的祝福,它为我日后咨询顾问的职业生涯开辟了道路。我当时骄傲自大,这是导致失败的首要因素。然而,被学校开除使我变得谦卑,并且我因此去了亚洲,在那里幸福地生活并工作了多年。
还有比我更幸运的人吗?
同样的事,不同的解释;先是吹毛求疵者,然后是价值发现者。我并不是说注意力集中障碍症、放弃梦想或是被学校开除是简单和好玩的事,然而从价值发现者的角度看待事情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拥有不同的(通常是更好的)理解和经历。
试着分别从吹毛求疵者和价值发现者的角度解读一些你生活中的事情,想想看,你是否愿意终生做一个价值发现者?
找到自己的使命
在我们醒着的时候,差不多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公司度过的,但许多人在每年上千个小时的工作中很少能发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如果我们找不到工作的意义,那么我们有两个选择(除了让自己变得不幸福之外):找一份有意义的工作,或是在现有的工作中找到意义。
并非所有人都拥有完美的工作——一个能够体现自己的价值、人际关系融洽、环境舒适的工作。但就算我们的工作不是那么理想,我们还是有许多选择。无论你是首席执行官还是销售人员,投资银行家还是物业人员,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选择(即便不是完全的控制权),让我们可以选择关注工作中的某些元素,继而决定我们在工作中的感受。比如说,我们可以提醒自己,自己的工作其实具有改善他人生活的力量;我们可以关注那些使自己感到兴奋的部分,以及我们与同事和客户之间有意义的交流;我们可以感激自己在工作中的个人成长和专业性成长。如果现有的职位无法让我们找到个人价值,我们至少可以告诉自己,这份薪资确实为自己和家人提供了经济保障,并且为自己在工作外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奠定了经济基础。
有一天,一个人走到工地旁边,问工人他们在干什么。第一个工人说他在砌砖,第二个工人说他在建一堵墙,第三个工人说他在盖一座神圣的教堂。
心理学家艾米·瑞斯尼斯基和简·达顿的研究指出,我们的思维模式(我们的关注点)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自己在工作中的体验。瑞斯尼斯基和达顿在研究中跟进了一些医院的保洁人员,他们发现其中一组认为工作就是打工——仅仅为了挣点儿工资,并且觉得工作很无聊,没有意义;另一组却将工作看作一种使命,并且在工作中充满了投入感和敬意。他们后来还发现,两组保洁人员的做事风格也不一样:第二组保洁人员与护士、医生以及探望者之间的交流更多,也会确保自己和他人交流时带给对方快乐。总的来说,他们看到的是工作中更深刻的意义:他们不只是在打扫卫生,更是为病人的健康以及医院顺畅的运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事实上,两组人的工作内容是一样的。那些在工作中关注自己是否实现了积极的改变,以及是否为病人的康复做出了贡献的人,确实比其他保洁人员更幸福。此外,他们甚至比一些医生幸福,因为那些医生和第一组保洁人员一样,也未能发现工作的意义。
研究学者在理发师、工程师以及餐厅员工身上也发现了类似的模式。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那些选择将工作看作打工的人与将工作看作使命的人相比,都过得不太幸福,对生活的满意度也较低。研究的结论是:“在最严格和最乏味的工作中,员工一样可以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今天,许多企业都要求员工写述职报告,要求他们强调自己工作中的技术层面。然而,这样做强化了将工作看作打工的概念。与其如此,为什么不让员工强调那些使他们感到有意义的事呢?换句话说,与其让员工写一份述职报告,不如让他们写一份“使命感报告”。